诗歌有一贵,在简约中编织哲思。

赵振王的《谁与我一起出发》,标题便发出“邀”的信号,让人伸张的神经瞬间归位:“我∕没有指甲的手指∕能抓破美人的脸吗/我缺少∕狼的心思∕还可以把羊群∕当衣裳呀。”这种“袒露胸怀、自信坦然”的表达手法,让诗的绿叶迎风勃发,醉一路行者。

随着诗人情感的起伏,哲思随风越过心坎,在无人之境地悠悠绽放:“据说∕心也会起皱的∕可我看不到∕衣服和肉体包裹之中的心脏∕只看见∕自己举在半空中的手指∕激情地划动着∕像寒风里枯朽的树枝。”

通过诗人营造的幽香,设置的梦境,哲思又启人心扉,吹响一脉智慧:“用你旗帜般的笑容∕支使夜晚∕支撑黑夜中亮亮的自己。”

整首诗,孤独的情调贯穿始终,但诗人给我们指引了一条透明的路,而开启这条路的钥匙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翘盼的影子∕僵了∕刺眼的光芒∕让我失去自己∕摸索中∕我在寻找胸前钥匙。”

诗人通过钥匙表达心智,把抽象化的理想处理成让人生欲的热茶,从品茶中明白一些道理:“背影∕不单单是背影吧∕很多时候∕抓住背影∕就是抓住机会啊。”

我发现,诗人有个习惯,总爱生产雅趣,让人把玩,信手拈来几句,都能托住光芒,给人温暖:“被窝不是土壤∕它生长不了庄稼和粮食。”(《关于太阳光芒的一些题外话》)

诗人由种子想到根须,由生存的依据想到一些极其有趣的情节及画面,还想到脚下的那片土地,让人在想象中朦胧,在闲逸中抒情:“土地的引力∕失去作用∕我和我的根须∕在风中飘扬∕忽高忽低∕有时被飞鸟的翅膀绊住∕比蒲公英还弱不禁风。”(《关于太阳光芒的一些题外话》)

诗人在《月亮的光芒里,我来回踱步》中,写作空间与背景完全不同,从一丝透进屋的月光,从一扇隔着众人的窗户以及那道令我突然想到的门,告诉人们,独行黑夜里,沉沉的脚步里有沉沉思考和重重的警钟,甚至有时还有生活的沉重脚镣以及危险的手铐:“拉开窗帘的小屋∕关了灯的小屋∕我在狭小的房间∕无拘无束地踱步∕自由得可以赤身裸体啊∕我却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实∕一个人的时候∕也不能太过于随心所欲。”(《月亮的光芒里,我来回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