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乡风中,畅饮南诏母土浓浓的乡愁——诗友陆向荣印象
坚守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的陆向荣,是一位以新闻采编为主业的记者编辑,诗歌算是兼而有之的“副业”。就以2020年为例,他先后在《大理日报》、《云南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组织人事报》发表各类作品近400篇(首、幅),平均每天一件多作品,这是让更多媒体人唏嘘的业绩。
他是从诗歌开始自己的人生之旅的,在离开咱烈村到巍山县城工作的多年后,而他对村庄及老家的那份记挂却常想常新,隔三岔五他总要骑着摩托车回去与扎根在故土的“魂”会面,就此,留下《回乡书:咱烈村的表情》等系列组诗。诗里提及的物事、呈现的画面和凸显的意象,总是给读者带来一次次阅读后的一次次感动。他对村庄有着自己准确的判断:“关于村庄/我的记忆落满了灰尘/只有诗歌的光芒/才能还原它旧有的模样。”
对于写诗比喝酒还容易醉的陆向荣来说,母土南诏是他一生最大的福祉,他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以自己的方式去万般珍惜,诸如古城街上多了某些不搭调的异物或不协调的设施,他就会随拍下来,第一时间发在自己的QQ空间和微信朋友圈里,立刻就能引来成百上千的围观(他刚直不阿的彝族性格和身为新闻工作者的揭短脾气,在当地有着极高的声誉度)。他深爱南诏古城与深爱咱烈村,犹如他生旅中的一双“精神之足”带动或引领着他行走,而有时完全是在狂奔。因此,南诏热土就成了他永远不倦抒写的“前沿阵地”,不论从哪个角度拈来的诗句,都带着浓淡有味的泥土香气,也都呈现着深浅有痕的岁月辙印。
他著有一本题为《后花园》的诗集,还建了个名曰“后花园”的网络交流平台,以自己的方式解构着南诏发祥地的脉络走向,倾心聆听着古老蒙化城承前启后的历史血脉流淌的声音,再极尽抒写之能事,或记录,或刻画,或再塑现代巍山形象。
有人端着一罐茶/在南坡种菊/静静的利克村/明成化年间的一条/旧帆船/400多年前/就靠上了/阳瓜江的岸。读《利克村,穿越在时空的光影里》,就让人想到红河源最上段的阳瓜江在穿越时空的漫漫过程里,那种千百年难以更改的仪式感。
从诗歌表现的具体内容到诗歌的地域性特点等角度试探陆向荣,无可辩驳地就能觉出他是一位出色的乡土诗人,他的诗歌不仅承接着历史脉络的厚重地气,同时,也连接着诗歌自由惬意表达的现代气息。
挑水的母亲,匆匆的脚步
惊醒沉睡的坡地
一株株健美的麦苗
睁开双眼,发出天籁般
簌簌抽穗的声音
这是他写自己胎衣之地咱烈村清晨之景《清晨》里的其中一段,画面感与画外音一同在诗句中起伏跌宕,乡村的活力正在他的故乡以及他的诗歌里风生水起。
他曾说过:新闻是饭碗,诗歌是爱好。诗,就是一些简单得让人落泪的大白话。
作为巍山的一名普通新闻人,陆向荣的新闻业绩也不俗,先后获得过中国新闻奖提名奖、全国州市党报好作品奖、云南省新闻奖一等奖等70多次各级奖励。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是他获得过“云南省十佳读书青年”,在当今什么都进入“快餐式”的社会背景下,静心阅读成了一种奢侈。评委会对他的颁奖词是:“从普通山里娃到乡村教师,从基层新闻工作者到国家级新闻奖,陆向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辉煌的业绩,是读书青年的榜样。”
陆向荣获得“读书青年”这样的荣誉,而且,是全省“十佳”,是值得炫耀的一种正能量。默默研读,应该是写好诗的基础和前提,也应该是一条有效的路径。在他身上散发着“四气”:书香气、茶香气、诗香气和酒香气,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恰好构成了他人生的基本格局。若有人想要在他身上抽走其中“一气”,陆向荣就会显得不完整,落下残缺的遗憾。当然,如果要筛选的话,我会固执己见地为他选择书香气和酒香气。留下酒香气,也是有根据的——美酒始终与诗歌唇齿相依,除了大师李白,平凡的诗人们同样可以做到“斗酒”诗百首,陆向荣将酒与诗进行着快意地交媾,并生产出许多美妙的诗句。如有疑问,就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他的《秋分·菊舞》:
秋向两边分,一边是凉
一边是暖。大雁南飞
天空蓝得让人落泪
隐居的女子,抱紧
昨夜的记忆,向阳而舞
秋风凄凉,给草木剃度
其实我不想提它
如果有一个养颜的词
可以叙述。就让思念
继续沉醉
菊舞起来,在风中
点燃了乡愁
我在除草,我在种菜,我在提水
…………
不用我自作多情地去评说这首诗的优劣,诗句都像出征归来的战士,站立在风霜雪雨中接受读者的检阅,诗的“躯体”所散发弥漫开来的汗香或汗臭,却如精灵般的尤物打动人感知的末梢后而产生灵魂的颤动。
其实,我对陆向荣了解不多,对他本人和诗歌的几句评说,也只可能停留在极为表层的隔靴搔痒上。对这位彝族诗人弟兄的生长环境、书写过程及生命状态还有待于多做深入了解,把控拿捏,或许在下一篇的描述里就会显得更为丰满有趣,灵肉凸显。
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古城里,陆向荣畅饮着的古风乡愁,是真实的客观存在,而不是依靠个人主观臆断的“想象翅膀”凭空拍打出来的自慰式的快感文字。至少,在对故乡抒写的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比我丰厚许多,这是他成为“读书青年的榜样”后,在我心里站立着的又一个榜样。常言说得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么,我当以他为榜样,去力所能及地抒写好大滇西上每一寸土地和我们拥有的古朴而不迟钝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