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赵振王
2025年08月10日
初识赵振王
其实,老赵在滇西名气很大,头衔很多:彝族作家、军旅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保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写了好多诗歌和散文,出了很多书,还好他不喜欢用名片,不然要用折叠的,一拉就是一串。由于云岭高原的山水把老赵和我的故乡连在了一起,同为彝族腊罗巴支系,热情、勤奋、淳朴的民族情怀让我找不出不认识他的理由。
而我又是个怕“官”的人,也不喜欢用神交已久来定义朋友。我认为朋友是相识、相处的,虽然现在是信息时代,移动联通一线之间,但虚无缥缈的文字、声音难以捉摸生活的真谛和朋友的真意。所以,老赵身着橄榄绿,在武警丽江支队任副政委、武警云南总队政治部文工团政委、武警云南总队保山医院政委等“官”的时候,我来不及、不愿意也没机会认识他。
认识是一种缘分。老赵脱下橄榄绿,自主择业到一个叫苏帕河的电站,而我从小县城的文联到市直单位工作,抽调到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办公室。认识老赵,首先要感谢全国、全党、全军号召向杨善洲同志学习,上级慧眼识珠让老赵写杨善洲同志的叙事长诗,也就是后来出版的《公仆本色》。而我由于工作,以及与老赵同为好友的摄影家、保山监狱监狱长李钟明等无数次的相聚、相识、相知,惺惺相惜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