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全书收入诗歌近200首,内容广博,选材丰富,处处透着军营的神圣和军人的特质,具有现实的鲜活性和历史的厚重感。
首先,反映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再现军人的奕奕风采。在诗人心中,“全军将士∕被浓缩在一块红绸上∕覆盖祖国”(《军旗》),当“天空∕被番号喊亮∕大地∕被步伐唤醒”(《番号》)时,生龙活虎的战士就迈出方阵的雄风,“队列∕军人与军队的联合词组/简写成一个词——∕排山倒海”(《队列》),那“一茬茬的兵∕就是一座座军营∕被风纪扣∕严严实实地紧扣着∕扣得神秘而端正”(《风纪扣》),“一根线∕在生活的细节里∕把兵们的足迹∕一针一线串在一起”(《针线包》),于是“边关边塞边防边陲∕这些一个一个的点∕被兵们精心地缝制着∕连成一个丰满的祖国”(《边关》)。这些诗句简短有力,有如点射攒击,军事化的术语天衣无缝地融汇在行云流水的诗行中,让人恍如置身军营,感知铁血男儿的脉搏在和着时代的步伐跳动。
面对当代警营独臂英雄《“左撇子”丁晓兵》,诗人热情地歌颂他“空空的袖管∕在风中飘浮着∕飘浮着空袖管,永远是旗帜”,而“那条有血有肉的手臂∕插入红土地”,就会“为南疆漫漫的边防线,竖一根∕坚不可摧的界桩”。《路过木康》检查站时,诗人怀着极大的敬意高度赞扬木康是“一座离界碑一百多公里远的国门”,“枪支跨不过去∕毒品逾越不过去”,“任何的精巧设计∕都会在这道门槛上∕被碰得支离破碎”,那片“被军人的血液浸泡过的土地啊∕草长得更绿,树长得更高”!
其次,反映滇西大地壮怀激烈的历史,讴歌先烈的丰功伟绩。红军长征路过丽江,在石鼓镇抢渡金沙江。嗅着《金沙水拍,红军留在南高原的枪声和气息》,诗人满怀深情地歌唱:“红军啊,大地的舞者∕在那战争的大舞台上,当了出色的领舞∕舞出二万五千里柔曼的彩飘。”正是这创造世界奇迹的伟大壮举,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红军与红土地的结合,最终红成军旗∕红成国旗,红成江山∕红遍祖国每一寸土地。”
抗日战争的熊熊烽火,映红了中华大地。在怒江畔的松山战场,诗人闻到“昔日浓之又浓的火药味∕浓之又浓的血腥味∕浓之又浓的炎黄子孙们∕不屈的民族气节味”(《阅读中国远征军》)。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挥师奋战,最终悲壮地血洒疆场。诗人的目光穿越时空《远看戴安澜》,看到“三十八岁的将军,慷慨地把生命∕交给战争”;“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雄魂”的铮铮誓言,震撼了滇西的山川大地,震撼了国人的心;他“一筷子下去∕把生命夹起来∕反手扔到主攻阵地∕多么优美的抛物线啊∕彩虹一样∕罩住了整个滇西”;他不朽的英魂像“一面民族气节的旗帜∕至今,依然在历史的天空中猎猎迎风”。
惨烈的滇西抗战,滇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诗人《触摸滇缅公路》,深感20万民工为抢修滇缅公路,付出了“路基下面垫着的,全是血液和尸骨”的沉痛代价。作为“中国唯一接受国际援助的生命线”,滇缅公路“像一柄剑∕这柄剑∕长度为959千米∕握在∕远征军将士手中”,更重要的是:“瘦长瘦长的滇缅公路啊∕把几百座大山,串在一起∕把整个民族气节,串在一起”,“在厚重的红土地”上,“把侵略者的气焰∕揉碎了,铺进坦然的路面”,那“参差不齐的行道树上∕挂满华夏儿女们,特制的爱国旗帜”。
最后,歌唱生养自己的红土高原,描绘彩云之南的灵秀风光和民俗。高黎贡山巍峨挺拔的雄姿气度,丽江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泸沽湖披着神秘面纱的传奇色彩,无不在作者诗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能歌善舞的彝族是“一个被∕火点亮并燃烧着的民族”(《火把节》),“篝火,支撑着的彝山∕最能容纳舞蹈∕太阳,呵护着的民族∕最能酿造歌声”(《打歌》)。故乡“一畦一畦的油菜花∕接受蜜蜂,最细致的检阅”,“永远是金黄色的∕故乡,被花蕾和果实∕举过四季的头顶”(《油菜花》)。这宜人的美景激起诗人久远的怀想:“故乡的炊烟很肥∕当年却未能喂肥我的童年啊”(《想起故乡》),“梦∕教会我飞翔∕却不让我长大”(《梦回老家》)。
在腾冲的“魅力名镇”和顺,诗人驻足在有六百多年历史的洗衣亭旁,看到和顺女人“在亭子里洗涮∕搓搓揉揉之间∕把思念∕洗得掉色掉渣”(《风物篇·洗衣亭》)。面对云遮雾罩的高黎贡山,诗人心中的景仰之情奔涌成《我的高黎贡》,由衷赞叹“我的高黎贡啊∕仰望或是俯视∕你都是不屈地站立”,“滇西抗战胜利的丰功伟绩∕在记载和叙述的每一个环节∕都跃动着怒江的业绩,都有∕高黎贡山不灭的功劳”。如今,“在怒江以东的怒山∕隔江呼唤你∕就像我站在一座遥远的哨所∕深情地呼唤亲爱的母亲”。
第四,在行走中捕捉瞬间的美丽,表现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红叶飘飞的香山,清波荡漾的西湖,从校园到军营,从乡村到都市,凡是足迹所到之处,诗人几乎都将激动心怀的歌唱,化作丰盛的文化大餐奉献给读者。一望无际的冀中平原上,狼牙山英勇的“五位壮士成了山之魂∕冀中平原之魂∕中华民族之魂”(《狼牙山》)。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启示和哲思,以诗歌的形式诠释出来:“思念∕已长成,粗壮的∕禾苗∕在阳光下∕迎风摇曳∕笑等花期,笑等硕果。”(《等待》)“让五指∕长成优雅的百合∕一生∕就充满悠远的馨香。”(《掌心里,百合绽放》)“人与茶∕相互端详∕都在悠然地品味着对方。”(《深夜里,诗歌会是什么模样》)“一个人∕坐在我的睫毛上∕等待入梦∕一合眼就侧身而入∕成为∕梦的主角∕让我∕夜夜跟着奔跑。”(《梦里或者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