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他因素
2025年08月10日
四、其他因素
(一)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
生物活动表现出昼夜节律,这是指某一生物指标在为时约24 h的周期内的有规律波动。如体温、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及尿钾排泄等,与外界环境的昼夜变化直接相关。药物作用也常常呈现这种昼夜节律:如用皮质激素治疗时,在上午8时—10时一次给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二)遗传因素
特异质反应是指个体对某些药物特有的异常敏感性。该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大多是机体缺乏某种酶,使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所致。如G-6-PD缺乏者,服用伯氨喹、磺胺、呋喃妥因等药物时可发生正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发绀、溶血性贫血等;乙酰化酶缺乏者,服用异烟肼后易出现多发性神经炎,服用肼屈嗪后易出现全身性红斑狼疮样综合征;假胆碱酯酶缺乏者,使用琥珀酰胆碱后,由于延长了肌肉松弛作用常出现呼吸暂停反应。
(三)连续用药
在连续用药一段时间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发生改变,例如病原体的抗药性(耐药性)、机体的耐受性等,对药物作用有一定的影响,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