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周性镇咳药

二、外周性镇咳药

外周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末梢感受器、传入或传出神经的传导而发挥镇咳作用。本类药物大多具有以下作用:①局部麻醉作用,本类药物可使呼吸道感觉神经末梢的感受器产生局部痉挛作用,从而消除或减弱局部刺激产生的冲动。②支气管平滑肌解痉作用,在支气管痉挛时,由于呼吸道阻力增加、肺泡过度充气而刺激肺部牵张感受器,引起咳嗽反射,本类药物通过解除支气管痉挛使咳嗽得到缓解。③呼吸道黏膜保护作用,使呼吸道黏膜免受刺激,咳嗽缓解。

代表药物:苯丙哌林Benproperine

本药兼有外周和中枢镇咳作用,比可待因强2~4倍,作用维持时间为4~7 h。①局部麻醉作用较强,抑制肺和胸膜牵张感受器引起的肺-迷走神经反射。②抑制咳嗽中枢。③松弛支气管平滑肌。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尤其适用于刺激性干咳。有痰者应与祛痰药合用。偶有头晕、乏力、嗜睡、口干、皮疹等。孕妇慎用,对本药过敏者禁用。口服时切勿咬碎,以免引起口腔麻木。

代表药物:苯佐那酯Benzonatate

苯佐那酯为丁卡因的衍生物,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抑制肺牵张感受器及感觉神经末梢。口服后20 min起效,维持时间为3~4 h。对干咳、阵咳效果良好,也可用于支气管镜检查前预防咳嗽。不良反应有轻度嗜睡、头晕、鼻塞、口干等,偶见过敏性皮炎。口服时勿咬碎药丸,避免引起口腔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