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枢性镇咳药

一、中枢性镇咳药

可分为依赖性和非依赖性两类或麻醉性和非麻醉性两类镇咳药。前者是吗啡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镇咳效应大,但具有依赖性。临床上仅用可待因等几种依赖性较小的药物作为镇咳药。非依赖性药物目前发展很快、品种较多、临床应用也十分广泛。

1.依赖性中枢性镇咳药

主要指阿片类生物碱。其中镇咳作用最强的是吗啡,它对咳嗽中枢有很强的作用,目前临床用于:①支气管癌或主动脉瘤引起的剧烈咳嗽。②急性肺梗死或急性左心力衰竭伴有的剧烈咳嗽。

代表药物:可待因Codeine

可待因(甲基吗啡)对延髓咳嗽中枢有选择性抑制作用,镇咳作用强而迅速,其镇咳强度约为吗啡的1/10;亦具镇痛作用,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10~1/7;呼吸抑制作用、便秘、耐受性、依赖性等均弱于吗啡。目前在筛选镇咳新药时,常以可待因作为标准镇咳药进行对比评价。

口服或注射均可吸收,其生物利用度为40%~70%。口服后约20 min起效,0.75~1 h达峰值血药浓度;肌内注射后0.25~1 h达峰值血药浓度。约10%在体内脱甲基而成吗啡,这可能就是可待因发挥其作用的形式。临床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干咳,对胸膜炎干咳伴胸痛者尤其适用。

本药在大剂量(60 mg)时明显抑制呼吸中枢,小儿用量过大可致惊厥,长期用药可产生耐药性及依赖性。能抑制支气管腺体分泌和纤毛运动,可使痰液黏稠度增高,对黏痰且量多的病例易造成气道阻塞及继发性感染,不宜应用。在呼吸不畅及支气管哮喘性咳嗽的病例中,由于其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轻度收缩作用,故应慎用。

2.非依赖性中枢性镇咳药

这一类药物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很弱,但也不可滥用,在经对因治疗无效时,可使用。

代表药物: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右美沙芬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或较强,起效快,不具有镇痛效应或催眠作用,治疗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亦无依赖性和耐受性。

主要用于干咳。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结核所致的咳嗽。常与抗组胺药合用。安全范围大,偶有头晕、轻度嗜睡、口干、便秘、恶心、呕吐等。孕妇、哮喘、肝病及痰多患者慎用。青光眼患者、妊娠3个月内妇女及有精神病史者禁用。

代表药物:喷托维林Pentoxyverine

喷托维林(咳必清)是含胺基的镇咳药,镇咳作用约为可待因的1/3。对咳嗽中枢具有直接抑制作用,并有轻度阿托品样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可轻度抑制支气管内感受器及传入神经末梢,使痉挛的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减轻气道阻力,因此兼具末梢性镇咳作用。

用于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干咳、阵咳。对于小儿百日咳效果尤好。因具阿托品样作用,偶有轻度头痛、头晕、口干、恶心、腹胀和便秘等不良反应,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及心功能不全伴腹部淤血的咳嗽患者慎用。

代表药物:氯哌斯汀Cloperastine

本药为苯海拉明的衍生物,兼有中枢和外周镇咳作用。中枢性镇咳作用较喷托维林强,有较弱的H1受体阻断作用,能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支气管黏膜充血和水肿。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干咳,口服给药起效快,作用维持3~4 h。不良反应少见,偶有口干、嗜睡,无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