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狭窄、痉挛或一过性阻塞,引起心肌急剧、短暂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冠心病)患者。发作时由于心肌供血不足,导致乳酸、丙酮酸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表现出胸骨后部及心前区出现阵发性绞痛或闷痛,并可向左上肢放射。
抗心绞痛药物可通过降低缺血心肌耗氧量,增加缺血区血液供应,使心肌供氧和耗氧达到平衡,从而控制心绞痛的发作。临床常用的药物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药和钙拮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