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气活血,补益精气治疗胸痹案

行气活血,补益精气治疗胸痹案

赵某,女,50岁,已婚。2013年1月14日初诊。

[主诉]胸前区不适1个月余。

[现病史]近1个月余无明显诱因自觉胸前区不适,无心慌,头部胀痛,体力下降,并未服用药物治疗。现症见:时有胸前区不适,头部胀痛,无心慌,无明显胸痛,无一过性黑蒙,头晕不明显,体力较前下降。纳食一般,夜眠一般,夜间自觉忽冷忽热,二便可。舌红苔薄白,脉沉弦细。

[既往史]体健。近1年月经不规律,月经先期。

[体格检查]BP150/90mm Hg,中年女性。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T波低平。

诊断:

[中医诊断]胸痹(气滞血瘀证)。

[西医诊断]1.心绞痛。

2.高血压病。

[辨证分析]患者为女性,年已50岁,《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此年龄段的女性,肾气渐衰,精血不足,月经不规律而渐至停经,在此生理衰退阶段,患者因体质及生活工作等因素而致明显的脏腑气血失调。现患者心血管症状明显,对症予行气活血的同时,兼顾阴血亏虚的体质特点,并补益心肾,宁心安神。

[治法]行气活血,补心益肾,宁心安神。

嘱生活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劳逸适度,低盐低脂饮食。按时服用中药。

[处方]

瓜蒌15g 赤芍12g 白芍12g 川芎10g

郁金10g 桃仁12g 香附10g 丹参15g

醋延胡索15g 三七3g(冲) 茯苓10g 炒枣仁18g

远志10g 枸杞15g 葛根15g 天麻10g

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以水煎约400m L,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2013年1月17日,患者自觉胸前区疼痛缓解,头胀痛仍明显。舌红苔薄白,脉沉细。患者服药可,继服上方,去三七,加益母草15g。

【按语】妇女年逾七七,肾气由盛渐衰,天癸渐至衰竭,冲任二脉气血也随之衰少,在此生理转折时期,受内外环境的影响,易导致肾之阴阳失调,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导致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肝木失荣而亢逆生风,或灼津为痰而上犯于心。西医学认为,随着更年期妇女的内分泌水平变化,心血管病的发生率随之急剧增加。本案中,患者以胸痹为主症,主要责之于气滞血瘀,而虚象已显,祛邪当兼扶正。

方以瓜蒌宽胸,丹参活血养心共为君;赤芍、川芎、桃仁、三七活血祛瘀,郁金、香附、延胡索行气解郁共为臣;茯苓健脾渗湿祛痰,白芍敛阴柔肝止痛,炒枣仁、远志安神,枸杞补益精气,葛根升清,天麻息风共为佐;甘草调和为使。二诊以益母草代替三七,益母草不仅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现代研究证明其还有改善心肌供血、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患者服药后疗效可,应注意生活调摄,尤其情志舒畅,以平稳度过这一生理转折期;注意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定期复查血压、心电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