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养心法治疗先心病术后案
活血养心法治疗先心病术后案
于某,女,43岁,汉族,已婚。2013年1月7日初诊。
[主诉]心慌、胸闷、憋气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年。
[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胸闷、憋气,于外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并行“动脉导管未闭缩窄结扎术”,术后症状缓解。1年余前,患者复感心慌、胸闷、憋气,活动后尤为明显,无胸背疼痛,时感乏力,月经正常,双下肢有时浮肿,纳食可,有时睡眠欠安,二便调。现为求中医治疗来诊。
[既往史]无其他病史可查。
[体格检查]BP135/90mm Hg,患者中年女性,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形体偏瘦,神志清,精神略差。双眼睑无浮肿,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壁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脏未触及,腹部包块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腹部叩诊正常,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辅助检查]2012年1月18日心脏彩超: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
诊断:
[中医诊断]胸痹(心气虚弱,心血痹阻)。
[西医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后。
[辨证分析]本患者为先天性心脏病,虽已经手术治愈,但心脏病的症状不能因手术而完全缓解。患者先天不足,心气虚弱,心阳不足,胸中宗气运转无力,则胸闷憋气;劳累耗气,动则心气益虚,故活动后症状明显加重;血行失心阳鼓动,则脉弱无力;心阳不足,无力鼓动血液运行,血运不畅,气血虚弱,故乏力。
[治法]活血宽胸,养心补气。
[处方]华明珍教授经验方:胸痹1号。
瓜蒌15g 赤芍12g 白芍12g 川芎10g
郁金10g 桃仁12g 红花12g 香附10g
丹参15g 延胡索15g 三七粉3g 云苓10g
酸枣仁18g 远志10g 枸杞15g 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7剂。
二诊:2013年1月14日,患者感心慌、胸闷、憋气稍有减轻,活动后症状仍较明显,时感头胀,双下肢有时浮肿,纳呆,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弱,BP155/100mm Hg,前方加天麻12g,黄芪15g,葛根15g,炒白术10g,水煎服,日1剂,继服7剂。
三诊:2013年1月21日,患者胸闷不适减轻,活动后感心慌,周身乏力,不愿说话,无头胀,无恶心,纳可,睡眠可以平卧,眠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弱,BP140/82mm Hg。前方加葶苈子12g,水煎服,日1剂,继服7剂,诸症明显减轻。
【按语】先天性心脏病单纯靠药物无法取得有效治疗效果,必须要经手术治疗,成功的先心病手术是治疗的第一步,这方面中医无法和西医相比。但是西医有优势必然也会有劣势,西医治疗只能针对患者的局部疾病进行手术,却无法调理改善患者体质,虽然手术成功,但患者往往症状不能完全缓解,生活质量无明显提高,此时中医即可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从患者证型入手,通过改善患者症状可缓解患者的痛苦。此患者虽然已行先心病手术治疗,但心脏情况和身体素质总体比健康人的情况差,除了平日生活注意调养,寻求中药治疗,给予扶助正气、活血养心之法,应是西医手术治疗的最有益补充。随患者症情加入益气健脾、补虚养心之品,扶助患者正气,补养心气心阳,滋养心阴心神,使心有所养,心气恢复,心脉通畅,故诸症可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