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利少阳治疗郁病案
疏利少阳治疗郁病案
辛某,男,25岁,未婚。2012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左侧头部疼痛伴肢体感觉敏感半年余。
[现病史]半年前因研究生论文答辩而疲劳,精神压力大。现自觉左侧头部间歇性疼痛,无明显诱因,并头后、颈部的左半侧牵扯性疼痛。左上肢亦感觉异常,打篮球时空中以手触球即有触电样感觉,并伴上肢外侧部的传导。现因身体不适而赋闲在家,不喜与人交流,夜眠较差,纳食一般,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体格检查]以及脑部CT等辅助检查均无阳性结果。
[诊断]郁病(气郁证)。
[辨证分析]华主任认为,患者的疼痛等不适部位属少阳经,此可从少阳胆经不利处方。患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且发病与紧张劳累等有关,尤其要注意精神调适:客观地向患者解释病情,减轻其对于疾病的精神压力;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多与人沟通,移情易性而转移其注意力;与患者家人沟通、解释,劝说家人给予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交流。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安神。
鼓励患者积极与人交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配合口服中药治疗。
[处方]小柴胡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柴胡12g 半夏12g 黄芩10g 丹皮10g
云苓12g 香附10g 炒枣仁24g 当归12g
葛根15g 炒栀子10g 赤芍10g 薄荷6g
川芎10g 菊花12g 首乌藤18g 龙齿12g
远志10g 枳壳10g 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以水煎约400m L,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2013年1月24日,患者间断服药1年余,自觉好转,仍时有右侧胁下不适。睡眠改善,但入睡较慢。舌红,苔白厚,脉弦。继续原治则为主,注重疏肝柔肝,安眠除烦,并行气化痰。
[处方]
柴胡15g 白芍15g 丹皮10g 炒栀子10
云苓10g 石菖蒲10g 郁金10g 天竺黄12g
橘红15g 酸枣仁24g 远志10g 合欢皮15g
首乌藤24g 龙齿24g 甘草10g
水煎服,日1剂。以水煎约400m L,早晚两次温服。
【按语】胆主决断,肝主谋略,肝胆喜疏泄的特点除了对于消化系统的功能外,还有调畅情志的作用。肝司疏泄,胆气不虚,这对人的情绪和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患者身体不适也发生于足少阳胆经循行部位,也提示了从少阳论治。肝胆喜条达,且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故病变多在气分,治当以疏利少阳胆经之气为主。肝体阴而用阳,治当疏肝气,柔肝体。肝胆与脾胃同居中焦,“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当兼顾健运脾胃,且脾为生痰之源,而胆郁痰扰,亦当健脾化痰。
首诊方剂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合丹栀逍遥散理肝解郁。柴胡疏肝解郁,为君;香附、枳壳疏肝解郁,黄芩、丹皮、栀子、薄荷清透降泄,当归、赤芍、川芎、菊花理血柔肝,炒枣仁、首乌藤、龙齿、远志安神益智,为臣;半夏和胃降逆,茯苓健脾化痰,葛根升举清阳,为佐;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二诊诸症减轻,而舌象提示痰湿,予石菖蒲、天竺黄、橘红等祛痰开窍安神之品。
正如叶桂所说:“用药乃片时之效,欲得久安,以怡悦心志为要旨耳。”移情易性对于患者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患者自觉身体不适而赋闲在家,拒绝与同龄人交流,生活空间愈加狭小,更加重抑郁情绪,嘱其力所能及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家人也应积极劝导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