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补肾,养血疏肝法治疗干眼症案
滋阴补肾,养血疏肝法治疗干眼症案
沈某,女,48岁,汉族,已婚。2013年1月28日初诊。
[主诉]双眼干涩1个月。
[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目干涩不适,眼花,自觉周身皮肤发干,无汗出,时心慌,无心烦,无胸闷气短,月经目前尚正常,月经前后头痛不适,纳食可,睡眠多梦,二便调。
[既往史]体健,无重大病史可查。
[体格检查]患者中年女性,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精神可。双眼睑无浮肿,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壁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脏未触及,腹部包块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腹部叩诊正常,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暗红,少苔,脉弦细。
诊断:
[中医诊断]干眼症(肝肾阴亏)。
[西医诊断]干眼症。
[辨证分析]肝主疏泄,主藏血,体阴而用阳,开窍于目,女子到了七七四十九岁之期,天癸逐渐衰竭,肾阴亏虚,肝阴不得肾阴肾精的滋养,随之亦亏。肝血不足,肝阴亏虚,目失所养,故见双眼干涩不适、眼花,肾阴不足,津液亏耗,肺失所润,皮肤失养,故皮肤干燥、无汗出。阴虚则生内热,热扰心神,所以有心慌、多梦之症。
[治法]滋阴补肾,养血疏肝。
[处方]华明珍教授经验方:益肾方加减。
枸杞15g 菊花12g 生地15g 泽泻10g
云苓10g 山药12g 山萸肉15g 丹皮10g
菟丝子15g 炒枣仁24g 远志10g 当归12g
制首乌12g 柴胡10g 甘草6g 香附10g
薄荷6g 川芎12g 益母草15g
水煎服,日1剂,7剂。
二诊:2013年2月4日,患者双目干涩减轻,仍感眼花、皮肤干燥、无汗出,时心慌,无心烦,本次月经提前10余天来潮,纳可,夜眠多梦,二便调。舌暗红,少苔,脉弦细。前方加黄芪18g,合欢皮15g,水煎服,日1剂,继服14剂。
三诊:2013年2月18日,患者双目干涩症减,无明显眼花,皮肤干燥亦减轻,无心慌,时感心烦,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微数。前方加炒栀子6g,水煎服,日1剂,继服4剂。
四诊:2013年2月22日,患者双目干涩明显减轻,无眼花,皮肤干燥亦明显好转,无心烦,纳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前方继服7剂,诸症基本消失。
【按语】肝主藏血,开窍于目,肝血充盛,双目得肝血充养,则目睛明亮有神。肝血亏虚,目睛失养,则眼疾丛生,所以眼睛干涩的病症首先从肝脏找病因。因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肝血不足时,养肝血即是滋肾阴,肾精充足才能化生阴血,充养肝体,治疗以滋养肝肾阴血为主,所以以滋肾阴、降虚火之杞菊地黄丸为基础,滋肾精、养肝血、清虚火,阴血得复,津液生化有源,失润之目睛得肝血之濡养,则目睛干涩之症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