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重养心
中医学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是指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邪最容易损伤心,常导致心病,如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等心神不宁的症状。而且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导致血液黏稠,使心脏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等。即中医所讲损伤心气,导致心阴虚,这样更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所以夏季宜注重养心。
中医认为很多病都是由火引发,夏季人的心阳最盛,因此人到夏天就容易烦躁,而烦躁则更伤心,对心脏最好的食材应该是苦味的,苦味是最好的灭火器,既可以清热泻火,还可以健脾气、除潮湿。《黄帝内经》中说:“苦入心,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就能看出苦味对心的重要性。听到“吃苦”,很多人都会皱眉头,因为人们第一想到的就是苦瓜。其实不然,夏天爽口的黄瓜、莴笋、芦笋等,都有清心除烦、提神醒脑的作用。下面介绍一些最养心的苦味食品:苦味饮料:苦丁茶、咖啡、绿茶、决明子茶、薄荷叶茶、啤酒;苦味蔬菜:黄瓜、丝瓜、葫芦、苦瓜、生菜、芹菜、莴苣、香菜;苦味水果:杏、柚子、荸荠、黑枣。其中,苦味杏和杏仁还被世卫组织列入最健康食品排行榜。另外也可配合服用辛凉发散或甘寒清暑的中药,如菊花、薄荷、荷叶、金银花、连翘等,以利心火、散暑热。
夏天汗液大量排泄,如喝水过多也会冲淡胃酸,所以夏季还可适当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等能敛汗生津,健胃消食,可预防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进而诱发心病。
夏季不宜过食甜味、肥甘厚腻之品。夏季人体本身顺应阴阳变化而出现阳气宣发,若是常吃肥甘厚腻之品,会加重脾胃的负担,造成脾阳虚弱,而出现痰湿,导致胃胀不想吃东西,故《孙真人卫生歌注释》说:“三伏天,食物尤要淡味节减,使脾胃易于磨化,则腹疾不生。”是说夏天要吃脾胃容易消化的简单的饮食,这样才能杜绝胃肠道等疾病的发生,有助于心病患者“养心”。
心病的发作诱因中,情绪激动是最主要的诱因之一。夏日炎炎、酷暑难耐,人们情绪往往容易变得焦躁,易引发心肌突然缺血,因此,一定要注意稳定家中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情绪,做到思想平静,精神愉悦。中医建议,夏天养生的关键是静,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夏天人容易出汗,中医认为汗是心的液体,流汗过多会有损心阳,因此建议在夏天静养而非过多运动,或者做一些不太激烈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快走和慢跑;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40分钟左右,只要微微出汗即可。午后小睡一会,半小时左右,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据调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的冠心病患者比不睡者死亡率会减少30%。
《摄生消息论》说:“孟夏之月,天地始交,万物并秀,宜夜卧早起,以受清明之气。”用白话说,就是夏天昼长夜短,可以适当晚睡早起。一年四季,唯有夏天最强调早起,其目的就是要和太阳一起醒来,吸收其“清明之气”来养阳。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先将身体从睡眠状态中唤醒,然后喝杯水。喝水是为了弥补身体睡眠8小时的缺水状态,这一点对夏天尤其有用。夏天人出汗更多,身体如果缺水,心脏就会闹“革命”。所以夏季应格外注意生活饮食调摄,重“养心”才能防止心病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