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血安神法治疗神经衰弱案

益气养血安神法治疗神经衰弱案

王某,女,47岁,汉族,已婚。2012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心慌、失眠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因肝部转移肿瘤于国外行腹腔镜手术,并于术后做12次化疗,肝部肿瘤经复查证实治疗效果较好,但此后出现心慌不适,自觉心中惕惕而动,心神不宁,失眠,经常彻夜不眠,后背疼痛,伴耳鸣,时烦躁,无明显疲乏无力,无胸痛胸闷,纳食欠佳,二便调。现求中药调理来诊。

[既往史]2011年行胆囊切除术,2011年因结肠肿瘤行腹腔镜手术切除。

[体格检查]患者中年女性,发育正常,营养一般,形体偏瘦,神志清,精神可。双眼睑无浮肿,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壁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脏未触及,腹部包块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腹部叩诊正常,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黯淡,舌苔黄黑,脉细弱。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正常。

诊断:

[中医诊断]心悸(心脾血虚)。

[西医诊断]1.神经衰弱。

2.结肠癌术后。

3.肝癌术后。

[辨证分析]本患者患肿瘤且行手术及化疗治疗,身体正气损伤较大,气血耗伤,加之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导致心血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心神失养则失眠、烦躁;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故纳食不佳。舌苔黄黑为邪毒内蕴,舌质黯淡,脉细弱均为气血亏虚之象。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定悸。

[处方]华明珍教授经验方心悸方。

太子参18g 黄芪24g 白术10g 当归15g

木香6g 龙眼肉10g 酸枣仁24g 远志10g

五味子10g 珍珠母18g 首乌藤18g 龙齿24g

丹参15g 炙甘草10g 百合10g 柴胡10g

枸杞12g 砂仁10g 云苓10g 生姜3片

大枣3枚

水煎服,日1剂,7剂。

二诊:2012年11月19日,患者心慌明显减轻,仍后背疼痛,失眠,夜间不能入睡时感头痛,伴耳鸣,烦躁不安,纳食改善,二便调。舌质暗红,舌苔黄燥,脉细弱。前方加合欢皮12g,水煎服,日1剂,继服7剂。

三诊:2012年11月26日,患者无明显心慌,睡眠改善,夜间可小睡2个小时左右,且感睡眠质量尚可,背痛及烦躁、耳鸣减轻,纳食可,二便调。舌质暗红,舌苔薄黄燥,脉细弱。患者自觉服药后效果好,因要前往国外定居,前方带药20剂并留方带走继服。

【按语】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又具统血功能。脾气虚弱,生血不足,可导致心血亏虚。心主血,血充则气足,血虚则气弱。心血不足,无以化气,则脾气亦虚。所以心脾两脏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易成为心脾两虚之证。肿瘤本身为慢性消耗性疾病,暗耗人体气血,又经过多次手术及化疗治疗,手术及化疗都会对人体的正气(包括脾胃)造成损伤,如果后天之本的脾胃在人体遭受多重损伤后不能健运化生气血、充养脏腑,则会变生他病,本患者目前肿瘤经治疗已得到控制,身体以正气亏虚为主,治疗应以“扶正”为主,从益气健脾,养心安神入手,使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气血渐充,心有所养,则心悸、失眠诸症可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