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养慎”思想浅析

张仲景“养慎”思想浅析

“养慎”者,内养正气,外慎风邪之谓也。医学史上,大凡巧手名流,莫不注重“治未病”。而善于“治未病”者,更被赞誉为“上工”。汉代名家张仲景的“养慎”学说,正是“治未病”的思想体现。由于“养慎”不似“六经”“杂病”之类久负盛名,惹人瞩目,故未引起探讨仲景学说者的足够重视。但是,张氏的“养慎”思想,确是切中要害,精湛绝伦,言简意赅,别具一格,不失为仲景整个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养慎”思想,对于养生防病有着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抗衰延年之首要问题,乃是探讨人类自然衰亡的最高寿限。《伤寒杂病论·序》谓:人具“百年之寿命”,此与《黄帝内经》“夫道者,年皆百数”的推算是一致的。仲景不仅提出了人的天然寿限,而且还认识到,由于疾病使人未接近这一寿限而中道夭折。如“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 厥身已毙”。固然,生理性衰老是不可抗拒的,然而,病理性衰老往往比生理性衰老出现要早,其对人体寿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防治病理性衰老对延年益寿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张仲景立足于“治未病”的观点,提出了“养慎”的卓越思想。依仲景之见,“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遣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金匮要略》)虽寥寥数语,着墨不多,但立论高超,咸中肯綮,鲜明地揭示了“养慎”可以防病的学术观点。

如何“养慎”? 仲景认为主要在于内调饮食,导引吐纳,勿令房劳;外避寒暑,顺应四时。在仲景看来,“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他指出食节其苦酸辛甘,告诫人们“馨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篇中还别出心裁地提出了四时饮食禁忌,如“正月勿食生葱”“十月勿食被霜生菜”云云。这些禁忌,在今天看来,是颇有科学道理的。仲景一面强调饮食养生,一面教人导引、吐纳,增强体质。他指出过度安逸,养尊处优,则气血蓄滞,容易生病。

仲景还认为房劳伤人,“房室勿令竭乏”。凡此内养措施,细腻入微,切实可法。而在外慎方面,仲景从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角度,指出自然界正常的气候能生长万物,人亦依赖此气生长;若气候反常,则能伤害万物,人亦不例外。

仲景提出服食适其寒温,“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仲景还示人以六淫致病的规律,“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极寒伤经,极热伤络”。认识和掌握这些规律,对于避其外邪,是颇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