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治疗胸痹案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法治疗胸痹案
张某,女,48岁,已婚。2014年10月9日初诊。
[主诉]反复胸针刺样痛10天。
[现病史]患者10天前因劳累前胸针刺样痛,纳差,腹胀,今日就诊于我院门诊,查: BP130/70mm Hg,现患者前胸针刺样痛,胸闷,劳累后明显,无心慌,乏力较重,纳差、腹胀,大便稀,眠差,小便调。
[既往史]否认重大疾病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手术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过敏史。
[体格检查]T36.5℃,P70次/分,R16次/分,BP130/70mm Hg,患者中年女性,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可,正常面容,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壁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
[辅助检查]心电图:T波异常。
诊断:
[中医诊断]胸痹(痰瘀阻滞)。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处方]华明珍自拟方:胸痹1号。
瓜蒌15g 赤芍12g 白芍12g 郁金10g
川芎10g 桃仁12g 红花12g 香附10g
丹参15g 延胡索15g 三七3g 云苓10g
酸枣仁18g 远志10g 枸杞15g 甘草6g
800m L,煎取400m L,早晚分服,7剂。
二诊:2014年10月16日,药后患者前胸针刺样痛减轻,胸闷减轻,纳差、腹胀改善,仍觉乏力较重,上方加黄芪24g,太子参18g,7剂,继服。
三诊:2014年10月23日,药后患者前胸针刺样痛减轻,胸闷减轻,乏力改善,眠差,上方加首乌藤18g,7剂继服。
【按语】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或由脾胃不足,运化失司,酿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郁化火,火热又可炼液为痰,灼血为瘀,痰瘀交阻,痹阻心脉而成心痛。
该患者年老体衰,肝脾失调,气虚血瘀,痰瘀阻滞,痹阻心脉,可见前胸针刺样痛,治当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药后患者乏力明显,气虚较重,治疗加用黄芪、太子参益气以活血。
对于胸痹的治疗,痰瘀阻滞为常见病机,治当化痰活血,治疗过程不仅要注重痰、瘀等实邪的治疗,更要注意心之气血阴阳的不足以治其本,方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