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行气,润肠通便法治疗老年性便秘案
疏肝行气,润肠通便法治疗老年性便秘案
张某,女,80岁,汉族,已婚。2014年11月3日初诊。
[主诉]大便难行1年,加重伴腹胀10余天。
[现病史]患者1年前出现大便干结难下,7~10日一行,排便困难,经常需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曾服用芦荟胶囊、番泻叶等药物,效果均欠佳。10余天前生气后,症状加重,伴腹胀腹痛,烦躁,无恶心呕吐,纳食减少,眠差,小便调。
[既往史]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余年。
[体格检查]BP140/65mm Hg,患者老年女性,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精神稍差。双眼睑无浮肿,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7次/分,律齐,心音可,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壁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脏未触及,腹部包块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腹部叩诊正常,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质暗,苔少,脉弦细。
诊断:
[中医诊断]便秘(气滞肠燥)。
[西医诊断]老年性便秘。
[辨证分析]此患者年高体弱,津亏血少,肠道不荣,故大便干枯不行,年老中气不足,胃肠功能薄弱,气弱无力鼓动肠道蠕动排便,故排便周期延长、排便不畅,加之生气后肝气郁结,乘克脾土,中气益虚,出现腹胀腹痛、纳食减少等症。
[治法]疏肝行气,润肠通便。
[处方]华明珍教授经验方:舒肝方。
柴胡10g 白芍15g 陈皮10g 川芎10g
枳壳10g 香附10g 厚朴10g 酸枣仁18g
远志10g 首乌藤18g 合欢皮12g 肉苁蓉10g
甘草6g 莱菔子15g 佛手15g 火麻仁15g
酒大黄15g
水煎服,日1剂,3剂。
二诊:2014年11月6日,患者大便仍干,排便周期缩短,本次大便与上次相隔5日,仍有排便不畅,排便时感轻度腹痛,纳食量较前增多,睡眠改善,小便调。舌质暗,苔少,脉弦细。前方酒大黄减量为12g,加槟榔10g,水煎服,日1剂,继服4剂。
三诊:2014年11月10日,患者便干较前减轻,排便较前顺畅,腹胀明显减轻,无腹痛,感咽干不适,吐白痰,纳、眠尚可,小便调。舌质暗,苔薄白,脉细。前方加桔梗12g,浙贝母10g,水煎服,日1剂,继服7剂。
四诊:2014年11月17日,患者便秘明显好转,大便2日一行,便质偏干,但排便尚通畅,无腹胀,偶有排便腹痛,咽干减轻,纳眠可,小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前方火麻仁增至18g,加玄参15g,水煎服,日1剂,继服7剂。患者已基本可自行正常排便。
【按语】本病患者虽有腹胀、腹痛、便秘之“实证”,但不可猛攻峻下,一则患者年老体衰,体质经不住峻药攻伐,二则患者表现出的“实证”为因虚致实,血亏津少为便秘不通的根本原因,虽有短期肝气不舒的诱因,但疾病之本还是以虚为主。疏肝行气为急则治其标,养血润肠才为治病证之本,治疗从疏肝行气着手,使肝气调达,气机顺畅,解除脾土之厄,同时用养血润肠之药,增水行舟,故便秘、腹胀之症可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