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活血,滋肾平肝法治疗头痛案
补气活血,滋肾平肝法治疗头痛案
林某,女,43岁,汉族,已婚。2013年9月5日初诊。
[主诉]右侧头痛2天。
[现病史]患者近2天来因劳累出现头痛,以右侧为甚,呈跳痛,怕光,不欲言,自服去痛片可头痛减轻,但还可复发。遂来诊。现患者仍头痛,头涨,心烦,神疲懒言,纳食差,眠差多梦,大便干,3~4日一行。
[既往史]有偏头痛病史7年。间断服药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因感胃部不适不欲服用。高血压病史1年,平素口服缬沙坦,血压尚平稳,控制在130~140/78~90mm Hg。
[体格检查]BP150/96mm Hg,余(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
[辅助检查]颅脑CT示:正常。
诊断:
[中医诊断]头痛(气虚血瘀,阴虚阳亢)。
[西医诊断]1.偏头痛。
2.高血压病(Ⅰ级,低危)。
[辨证分析]患者病久,正气亏虚,气虚无力运血,瘀血内停,瘀停脑络,清空失养,神明被扰而为头痛,眠差。穷必及肾,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上扰清窍,故见头胀,心烦;气虚,脾虚失健运,故神疲懒言。
[治法]补气活血,滋肾平肝。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生黄芪24g 川芎12g 地龙12g 桃仁9g
红花12g 酸枣仁24g 全蝎6g 细辛3g
葛根15g 白芷12g 天麻15g 菊花10g
黄芩9g 女贞子12g 墨旱莲12g
水煎服,日1剂,4剂。
二诊:2013年9月9日,头痛未作,仍头涨,心烦,神疲懒言,纳食可,眠差多梦,大便干,3~4日一行。查BP144/94mm Hg,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加用通便、消食、祛风止痛之品。上方加生大黄6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白蒺藜12g,荜茇6g。水煎服,日1剂,7剂。
三诊:2013年9月16日,服药后头痛未作,头涨减轻,心烦,神疲懒言,纳食可,眠差改善,大便通畅。查BP140/88mm Hg,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加重滋肾平肝之剂。原方去生大黄,加枸杞15g,决明子15g。继服7剂。
四诊:2013年9月23日,头痛未作,头涨轻,偶心烦,纳食可,眠差改善,大便通畅。查BP138/90mm Hg,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加滋肾安神之品。加知母12g,黄柏12g,首乌藤15g。
【按语】头痛有外感、内伤之分,可根据病程、诱因及疼痛性质等鉴别开来,患者病久正气亏虚,穷必及肾,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加之患病日久,久病入络,瘀停脑络,方中黄芪、川芎、地龙、桃仁、红花补气活血;全蝎、菊花平肝息风;细辛、葛根、白芷通络止痛;黄芩清热除烦;酸枣仁宁心安神;女贞子、墨旱莲滋阴补肾。全方共奏补气活血、滋肾平肝之效。华明珍教授在补气活血、滋肾平肝的基础上,加用引经药,效果理想。疼痛的部位可辨何经为病,同时合理应用引经药,效果常更佳。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经头痛,常选用葛根、白芷、知母;少阳经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厥阴经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等;另外还要根据辨证寒热虚实,选用药性不同的引经药,如阳明热证的头痛应选用葛根、知母偏寒凉的药物。细辛、川芎等治疗头痛效果明显,华教授在各种头痛中均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