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我86岁的老父亲,视力已经衰退,却一直留存两本书在身边,不忍舍弃。一本是《新华字典》,另一本是我于20世纪80年代购买的《烟台中药手册》。平时,老人经常用放大镜看上两眼。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和风物,无论是谁、年纪多大,都会思之念之并倍加珍惜,甚至永不停息地去探索。
30年来,我作为一名药师,对原野中那些自然所赐、没有被人为沾染、带着原始纯质的草本,一直是兴趣盎然、珍爱有加。时至今日,虽然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人们的饮食却常常被农药和化学制剂所污染,健康每况愈下。此时,人们便对那些自然中无污染的绿色植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天然绿色无污染的野菜,无论从健康角度还是营养角度看,都是人间至宝。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喜爱这些绿色植物,并愿意去了解和探究它们。基于此,我萌生出用文字表达多年来对绿色草本的一份喜爱的想法。在自娱的同时也为关注、喜欢它的读者提供一份参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各种野生植物不期而遇,你或许认识它,但对它的“前世今生” 、隐藏的巨大食疗价值,你并不一定了解。
本书介绍的均为各地普遍分布、常见且具有食用或药用价值的草本。根据部位、性味等的不同,我将这些草本概括为五味杂陈的茎叶、风送幽香的花朵、藏精蕴华的根节、生性强健的枝蔓、殊常之效的籽实和性味峻猛的另类等6个章节,包括其科属、名称起源、分布、生存环境、传说故事、典籍记载、性味、成分、功效主治、偏方选载、现代研究等内容。我尝试用散文笔法对相关内容进行叙述,力求通俗易懂且兼具趣味性。我更注重对医药历史典籍的挖掘和研究,并原文摘录相关医药典籍的记载,保持“原汁原味”。
本书共有100篇文章,每篇都配有相关本草图片,均为我亲自辨别并拍摄。本书重在介绍本草的相关知识,涉及的偏方及用药治疗方法等均为资料摘录,仅供参考。具体治病用药,读者应到正规医院咨询、就诊。
由于水平有限,能力绵薄,书中难免有各种失当、纰漏之处,尚请读者见谅并不吝赐教。
梁善勇
2018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