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毛菜,苗似松针旱碱不惧

猪毛菜,苗似松针旱碱不惧

猪毛菜,顾名思义,像猪毛一样的植物。其实,它的苗叶很像松针,这就注定了它能适应恶劣环境的考验,而顽强地延续自己的生命。这种野生植物形状独特,似菜如草,在各地区基本都能看到它的踪影。

猪毛菜,为藜科猪毛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称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蓬豆芽、轱辘娃子、野针菜、野鹿角菜、盐蒿子等。其茎自基部分枝,枝互生,伸展,茎、枝绿色,有白色或紫红色条纹,生短硬毛或近于无毛。叶片丝状圆柱形,肉质,伸展或微弯曲。花红色或红紫色。猪毛菜适生性、再生性及抗逆性均强,为耐旱、耐碱植物,有时成群丛生于田野路旁、沟边、荒地、沙丘或盐碱化沙质地,为常见的田间杂草。果熟后,植株干枯,于茎基部折断,随风滚动。

猪毛菜

猪毛菜的嫩苗似新生的松针,一簇一团,柔而脆爽,口感别具一格。所以,很多地区的人们都会采食其嫩苗叶。它初夏生出嫩苗,枝叶很快就会变硬,所以要尝新鲜,须赶在初夏时节。有资料说,开封和豫东一带猪毛菜多,人们称作猪毛衣菜,春夏食用很普遍。传说,慈禧太后庚子年间出逃后,回京时绕道开封,驻跸多日,曾在此听戏,并享用豫菜大厨的高妙手艺,吃著名的鲤鱼焙面、扒羊肉、紫苏肉,特别是尝了应时的猪毛衣菜肴后,大加赞赏。

猪毛菜全草入药,民间用于治疗烫伤及狂犬咬伤。《新华本草纲要》中记载猪毛菜“苦、涩、凉”,具“清热解毒、止血生肌”之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及《河北中药手册》记载,猪毛菜“味淡凉,降血压,主治高血压病”。《山东经济植物》记载:“全草入药。有降压作用。煎汤代茶治疗高血压。幼苗可食和作饲料。植株可制黄色或淡绿色染料。”

猪毛菜含有黄酮、甾醇、生物碱、糖类等多种成分,另外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内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主要药理作用为降压、镇静催眠和保肝作用。综合资料显示,猪毛菜的功效与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降血压。对血管运动中枢或交感中枢的抑制作用,因而周围血管张力降低,血压下降。猪毛菜果期全草药用价值较高,治疗高血压效果良好。《中药大辞典》中记载一个选方,治高血压病、头痛:猪毛菜六钱至一两三钱。水煎服。初服时可用较小剂量,一至二周后,如有效,可逐渐加量,连服五至六个月。对早期患者效果显著,对晚期患者效果较差。其二,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猪毛菜富含维生素与多种微量元素,其粗纤维含量更是韭菜、土豆等的数倍。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故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其三,清热解毒。猪毛菜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其四,治疗便秘。猪毛菜可用于肠燥便秘。

猪毛菜在国内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成分较为复杂,有效成分尚不明确,在我国广大地区仅作为野菜或饲料之用。因此对猪毛菜的进一步研究特别是活性成分的系统研究,将对其药用价值的开发提供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