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板归,让鱼蚌蛇蚕望而生畏

扛板归,让鱼蚌蛇蚕望而生畏

有一种拓蔓植物在山区农村很常见,全株有倒生的钩状刺,茎有棱为绿色或红褐色,叶子呈三角形,穗状花序顶生,果实于10月左右成熟后呈蓝色,肉质多汁。人们常常采摘其叶子和果实食用,叶子酸酸的,果实有些甘甜。它的名字叫扛板归。

扛板归又名贯叶蓼,为蓼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常生于山谷、灌木丛中或水沟旁,别名又称犁头刺藤、老虎利、雷公藤、霹雳木、方胜板、倒金钩、烙铁草、倒挂紫金钩、河白草、犁尖草、刺犁头、蛇不过、退血草、虎舌草、利酸浆、三角藤、蛇倒退、五毒草、拦路虎、杠板归、酸藤、蛇咬草、蛇王藤等。

据说扛板归“毒性”甚烈,水中的鱼儿、蚌螺以及蚕茧等,遇到扛板归都无法存活。《本草纲目拾遗》中记道:“(扛板归)又出江西者力大,土人采之毒鱼,凡蚌螺之属亦死,其性最烈。以其草烟熏蚕子则不生,养蚕家忌之。山人采熏壁虱。”

扛板归

从扛板归的别称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名称与蛇有关,如蛇倒退、蛇不过、蛇咬草、蛇王藤等,由此可知此植物可治蛇咬伤。这种草在毒蛇出没的季节到处都有,很容易找到,如果在野外不幸被毒蛇咬伤,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此草不失为一种良药。

最早记载扛板归的《万病回春》中说,扛板归治蛇咬伤,不拘多少,十分有效。自古以来,扛板归治蛇伤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个樵夫在山上打柴,突然手被毒蛇猛咬一口,顿时,手背红肿,剧痛穿心。他心慌脚乱,捂着伤口拼命往家跑,刚到家就一头栽进门槛,气绝身亡。一家人悲怆欲绝,只好为其料理丧事。由于买不起灵柩,就用一块板扛着遗体,覆盖“千斤被”,悲悲戚戚向坟墓抬去。途中,一个郎中迎面相遇,急忙问:“棺中盛殓的是什么人?何故而死?死去多久?”答已死去几个时辰,为毒蛇所伤。郎中征得家属的同意,掀开千斤被定神一看,“死者”的脸色像一张白纸。摸了摸脉搏,还有极其微弱地跳动,接触鼻尖,还有些许热气,他立即拿出针来,选定穴位,扎了一针,又从携带的药囊中取出蛇药,找来热水灌下,然后做了引流排毒手术。半小时之后,“死者”退热退肿,竟苏醒过来。三天之后,“死者”坐在床上可以饮食了。人们盛赞郎中是华佗再世,扁鹊降临。大家感激郎中的救命之恩,询问他用的什么灵丹妙药。郎中拿着一株草说:“我没有灵药、仙药,就用的是普通的草芥。”人们忙问草药的名字。郎中说:“我也叫不出名称,只知道它主治毒蛇咬伤。”大家觉得这么好的草药没有名称甚是遗憾。郎中紧锁眉头略有所思,蓦地大腿一拍:“有了!患者不是‘扛板’而去复活而‘归’吗?那就叫‘扛板归’吧!”在场的人都交口称赞。

扛板归味酸、苦,性平,归、小肠经,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疔疮痈肿、丹毒、痄腮、乳腺炎、聤耳、喉蛾、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百日咳、瘰疬、痔、鱼口便毒、泻痢、黄疸、臌胀、水肿、淋浊、带下、疟疾、风火赤眼、跌打肿痛、吐血、便血、蛇虫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