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蓝色清秀的蝴蝶花

鸭跖草,蓝色清秀的蝴蝶花

春天,当百草萌芽之时,可以见到一种叶子双层叠起,且叶片呈厚厚的肉质,极像鸭子脚趾形状的植物,密密麻麻地分布于村头、路旁、河岸、田堰和林缘处。枝叶渐渐展开,那叶子又恰似翠绿的竹叶,舒展、灵动、乖巧。特别是那两片蓝色花瓣像微拢的双翼,远远望去,就像一只眨眼就会飞走的蝶儿。这种美丽植物的学名叫鸭跖草。

鸭跖草为鸭跖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自古以来有各种不同的叫法,《本草拾遗》称鸡舌草、碧竹子;《图经本草》称其碧竹草;《竹谱详录》称为竹叶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描述带有十分浓厚的文学色彩,读来让人耳目一新:“竹叶菜处处平地有之。三四月出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如蛾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结角尖曲如鸟喙,实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细子,灰黑而皱,状如蚕屎。巧匠采其花,取汁作画色及彩羊皮灯,青碧如黛也。”除上述的名称之外,鸭跖草还称耳环草、蓝姑草、竹叶菜、兰花草、野靛青、萤火虫草、翠蝴蝶等,江苏当地形象地称其为蓝花姑娘。

鸭跖草

鸭跖草的奇妙之处在于它的花朵。自然界里的花朵大多是白、红、黄颜色,鸭跖草的花为聚花序, 顶生或腋生,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就像一条浮水的小船,花瓣就从这条“小船”里伸展开来,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它们就像是翩翩飞舞的蝴蝶,又恰似一个个张开羽翼的蓝色小精灵。由于它太平凡了,所以连同它奇特的与众不同的蓝色花朵,长期以来都被人们忽略了,很少有人会提起它们。仔细想想,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又有几许植物是开着这种冷艳惊人的蓝色花朵呢?

鸭跖草药用时,一般夏秋采收,洗净、拣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切段用。性微寒,味甘,入心、肝、脾、肾、大小肠诸经,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主要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发热口干,或表热证发热,咽喉肿痛,痈肿疮毒,或毒蛇咬伤,痢疾,热淋,小便短赤,或水肿,小便不利而有热者。服用方法为水煎内服或绞汁内服,外用可捣泥敷或水煎洗。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其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明显解热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感冒、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以及睑腺炎的治疗等。

民间有食用鸭跖草的习惯。春季采其嫩茎叶做汤菜或炒食,亦可制成干菜。吃法有炒鱼肉丝、里脊竹叶菜等。有一种吃法很简单,叫红油竹叶菜。此菜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食用效果。

有一种与鸭跖草同科同属很相似的植物叫饭包草,常常生长在阴湿地或林下潮湿的地方,它们适生性强,是危害果园的主要杂草。饭包草全草可供药用,可治小儿肺炎,小便不利,疔疮肿毒等。还可盆栽作观赏植物,常栽培于庭园或温室。

鸭跖草与饭包草的最大区别是,鸭跖草为一年生草本,饭包草为多年生草本;鸭跖草叶无柄或几乎无柄,饭包草叶具明显叶柄;鸭跖草花瓣下前方小的花瓣基本为白色,饭包草花瓣3片均为蓝色,在采摘时应注意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