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门冬,秦始皇梦寐以求的不老药

麦门冬,秦始皇梦寐以求的不老药

在山坡林下、沟溪畔与岩隙之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丛丛墨绿色、状若韭菜的植物,一年四季常青不凋,春夏开出一串串淡紫色小花,秋天则结出一串串紫黑色的浆果,粗壮的须根部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可以入药,这种植物便是麦门冬,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药。

据《十州记》载,相传,在秦始皇时代,有一只鸟衔来一株草,绿叶像韭菜,淡紫色花瓣与绿叶相映,十分雅致。秦始皇便派人问鬼谷子,此为何草。鬼谷子擅长养生,且精通医术,见此草便说:“此乃东海瀛洲上的不死之药。人死后三天,用其草盖其身,当时即活,一株草即可救活一人。”秦始皇闻之,遂派方士徐福,带童男童女数千人,乘楼船入东海,以求长生不老之药。谁料,徐福一去不返,秦始皇寻求仙药的梦想没能实现。而这种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药,就是麦门冬。实际上,麦门冬并非如鬼谷子所言,有那么神奇的功效。但其所具有的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使其成为人们医疗养生的佳品。

麦门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冬、寸冬等,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以块根入药。

麦门冬

麦门冬又叫书带草。传说,古有一草,叶长为带,有穷书生没钱置书,以草叶为纸,抄录诗书经史,结之为书,勤读不辍,将书名谓“草带书”,将草名谓“书带草”。还有一个传说与东汉名儒郑玄有关。郑玄字康成,当过农官,曾教授于文登长学山。传说郑玄在青岛崂山的“康成书院”讲学著述时,经常到书院附近的野地采集一些草叶用于编竹简。这种草即麦冬。其叶子宽且长,十分坚韧,而且四季常青,郑玄用此编作草绳用以捆书,对郑玄的读书用书帮助很大。后来人们便把这种草叫“康成书带”,又称“书带草”。

《神农本草经》将麦门冬列为上品,说“麦门冬味甘,平。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麦门冬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中医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麦门冬色淡味甘,无特殊气味,去心后,适合制作食疗药膳,可与肉类、鱼类、家禽、蔬菜等炒菜、煮汤,食物、麦门冬和汤均可食用。麦门冬、枸杞子、西洋参一同用开水冲泡,可以长期饮用,用于妇女内火较大者以保健和美容。

由于麦门冬具有常绿、耐寒、耐旱、耐阴以及对土壤要求不严、病虫害少等特点,现在多作为新型地被植物,被广泛用于特殊空间绿化,具有拓展绿化空间、美化景观、发挥更大生态效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