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芹,人们喜食的野芹菜

水芹,人们喜食的野芹菜

水芹,俗称野芹菜,是人们十分熟悉且喜食的一种水生野菜。不仅如此,它还是一味清热利湿、平肝健胃的良药。

水芹,为伞形科水芹菜属多年生湿生或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名芹、楚葵、水英、细本山芹菜、牛草、刀芹、蜀芹、香芹、蒲芹、药芹菜、野芫荽等,喜生于低湿洼地或水沟中,全国大部分地区皆有分布。

典籍中对水芹多有解释。其中李时珍的记载最为详尽。他说:“芹有水芹、旱芹。水芹,生江湖陂泽之涯;旱芹生平地,有赤、白二种。二月生苗,其叶对节而生,似芎。其茎有节棱而中空,其气芬芳。五月开细白花,如蛇床花。”李时珍还详细列举了一些典籍中对水芹的记载:“当作从草、谐声也。后省作芹,从斤,亦谐声也。其性冷滑如葵,故《尔雅》谓之楚葵。楚有蕲州、蕲县,俱音淇。罗愿《尔雅翼》云:地多产芹,故字从芹。”

中国自古就有“善用”水芹的记载。《诗经·鲁颂·泮水》中有“思乐泮水,薄采其芹”的诗句。古时,泮水之畔的泮宫,是鲁国学宫。相传,学子们如果有幸考中功名,须得在大成门边的泮池里采些水芹,并插在帽上到孔庙祭拜。这样,才算是真正的秀才或士子。因此,后人称考中秀才为“入泮”或“采芹”。《吕氏春秋·本味》中有“菜之美者,云梦之芹”,云梦即楚地,说的就是楚葵。商朝的食神伊尹也说:“菜之美者:寿木之华,赤木之叶,阳华之芸,云梦之芹。”晚年在四川居住的诗圣杜甫,在《崔氏东山草堂》里呤道:“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描述了他的一种遁世的生活状态。

水 芹

《列子·杨朱》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麻,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隞室,绵纩狐貉。故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里之富室告之曰:‘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者尝之,蛰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其人大惭。’子此类也。”这个故事意在嘲笑田夫的“无知”,但以今天的眼光看,正是这样的“田夫”才能每天都吃到纯天然的野菜,享受“健康滋味”。而“里之富室”却以为只有鱼肉才是至味,“戎菽、甘枲、茎芹、萍子”等野蔬都不堪为食,实属可悲的“井底之蛙”了。

《救荒本草》记载水芹为救饥的食粮,书中说:“水芹,俗作芹菜,一名水英。出南海池泽,今水边多有之。根茎离地二三寸,分生茎叉。其茎方,窊面四楞。对生叶,似痢见菜叶而阔短,边有大锯齿;又似薄荷叶而短。开白花,似蛇床子花。味甘,性平,无毒;又云大寒。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遇食之,作蛟龙病。救饥:发英时采之,煠熟食。芹有两种:秋芹取根白色;赤芹取茎叶,并堪食。又有渣芹,可为生菜食之。”其中“龙带精入芹菜中,人遇食之,作蛟龙病”,显然带有“唯心”的成分。

关于这一点,可能受到汉代医药家张仲景的影响。张仲景曾说:“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误食之为病,面青手青,腹满如妊,痛不可忍,作蛟龙病。宜服硬饧三二升,日三度。吐出如蜥蜴便瘥。”李时珍对“龙带精入芹菜中”之说予以了否定:“芹菜生水涯。蛟龙虽云变化莫测,其精那得入此?”但他又解释说“大抵是蜥蜴、虺蛇之类,春夏之交,遗精于此故尔。且蛇喜嗜芹,尤为可证。”对于这一说,笔者未检索到相关证据。

而唐代的医药家孟诜在《食疗本草》中记道:“水芹生黑滑地,食之不如高田者宜人,置酒酱中香美。高田者名白芹。余田者皆有虫子在叶间,视之不见,食之令人为患。”他认为水芹确实味道鲜美,但水芹叶子上寄生了一些小虫子,吃了容易得病。此说也没有科学道理。不过,由于水芹生长在水旁,由于现在环境污染严重,水芹极容易吸收各种毒素,所以,人们在采食时应该多加注意为好。

水芹还是一味良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有“女子赤沃,止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食”的功效。其他一些古代典籍还认为水芹能“去伏热,杀石药毒,捣汁服”“饮汁,去小儿暴热,大人酒后热,鼻塞身热,去头中风热,利口齿,利大小肠”等。现代研究认为,水芹含有芸香苷、水芹素和檞皮素等,各种维生素、矿物质也含量较高。其嫩茎及叶柄质鲜嫩,清香爽口,可生拌或炒食。水芹味甘辛、性凉,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养精益气、清洁血液、降低血压、宣肺利湿等功效,还可治小便淋痛、大便出血、黄疸、风火牙痛、痄腮等病症。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与水芹相似的一种植物叫毒芹,又称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芹叶钩吻、斑毒芹,为伞形科毒芹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毒芹的外形酷似芹菜、胡萝卜苗和茴香等食用植物,尤其是与华北地区常见的水芹十分相似,都是伞形科的植物。毒芹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地区的沼泽地水边或沟边。叶像芹菜叶,全棵有恶臭,有毒,花的毒性最大,食后恶心、呕吐、手脚发冷、四肢麻痹,严重者可造成死亡。

水芹菜和野芹菜最明显的区分标志是杆上有没有茸毛。野芹菜的茎上是毛茸茸的,而水芹菜没有;其次,野芹菜的叶子宽、短一些更像家芹,而水芹菜的叶齿细长茎也细长。另外,毒芹有一种臭味。在采食水芹时一定要注意区分。

鼠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