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草治血痢的传说
翻白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单数羽状复叶,叶片边缘锯齿状,背面密生白色绒毛。一般生长于低丘山坡草地或疏林下草丛中。别名有很多,如鸡腿儿、天藕儿、湖鸡腿、鸡脚草、鸡距草、土菜、茯苓草、黄花地丁、老鸦爪、山萝卜、天青地白、蛤蟆草等。
翻白草最早记载于明代周定王朱所编的《救荒本草》,书中说:“出钧州山野。苗高七八寸,细长锯齿,叶硬厚,背白,其叶似地榆叶而细长,并黄花,根如指大,长三寸许,皮赤肉白,两头尖鞘,味甜,救饥:采根煮熟食,生吃亦可。”
翻白草常常被人们作为荒年充饥的野菜,其块根皮赤里白,肉质嫩腴,犹如鸡肉或藕,所以有鸡腿儿、天藕的别称。翻白草的嫩茎叶用热水焯熟后,再用凉水浸泡半天,去掉苦涩之味,可凉拌、炒食、做汤、做馅等。
说起翻白草的治疗作用,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农夫不小心吃坏了肚子,里急后重,腹泻不止,大便带有红白黏液。由于农夫家里贫穷,没有钱买药治病,所以一直拖着。这样腹泻了好些天,他整个人没有一点精神,全身乏力,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过了几天,村里来了一个化斋的和尚,看到病重的农夫后,详细了解了病情。和尚说:“我略懂医术,根据你所说的,你应该是得了痢疾,或许我可以帮到你,你且等着,我去给你采些药。”和尚从山上摘了一些草回来,然后对农夫说:“你每天把这些药煎水喝,用不了多久,你的病就会好了。”农夫半信半疑地按照和尚说的去做,没想到,五天后病真的好了。由于这种草根头部及叶柄均密披白色毛茸,表面看起来是绿色,翻过来看则是白色的,所以人们就叫它“翻白草”。
翻白草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本草纲目》记载其“治吐血,下血,崩中,疟疾,痈疮”。《全国中草药汇编》等现代中药书籍介绍,翻百草,甘、微苦、平,全草含鞣质,根含黄酮类物质,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作用。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吐血、衄血、便血的治疗,外用治创伤、痈疖肿毒,还可治妇女赤白带下和月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