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陆,可以美容的“胭脂草”
每到秋天,在山野间经常可以看到一种高达1米以上的草本植物,叶子肥大,茎秆粗壮呈紫红色,结出扁球形、紫黑色浆果,像一串串葡萄一样。这种植物叫商陆。
商陆为商陆科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别名有苋陆、夜呼、蓫、当陆、白昌、章柳根、见肿消、花商陆、水萝卜、山萝卜、白母鸡、长不老、大苋菜、胭脂、下山虎、牛大黄、章柳、金七娘、王母牛等。在中国现有分布的品种中主要有商陆(野萝卜)和垂序商陆(美商陆、美洲商陆、十蕊商陆)。野生于山坡、山沟、荒地、林边阴湿处。根入药,以白色肥大者为佳,红根有剧毒,仅供外用。
《名医别录》记载:“商陆生咸阳山谷。如人形者有神。”因为形态极似马齿苋科的栌兰(俗称土高丽参或土人参),所以,自古被各地误当作土人参栽种。
对于商陆名称的演变,比如为什么叫“蓫”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给了一些解释,“此物能逐荡水汽,故曰(蓫
)。讹为商陆,又讹为当陆,北音讹为章柳。或云枝枝相值,叶叶相当,故曰当陆。或云多当陆路而生也。”
商 陆
古代典籍中大都记载商陆有红、白根两种,白根入药,红根有毒。《唐本草》说:“此有赤白二种:白者入药用;赤者见鬼神,甚有毒。”《救荒本草》在介绍商陆的可食性时,没说商陆的叶子可食,而是说商陆的根可食用,而且特别说明白色的根可食,制作方法也比较麻烦,并且最好是佐以大蒜。书中记道:“取白色根切作片子,煠熟,换水浸洗净,啖食,得大蒜良。凡制:薄切,以东流水浸二宿,捞出,与豆叶隔间入甑蒸,从午至亥。如无叶,用豆依法蒸之,亦可。”
由于商陆生长快,叶子茂盛,根茎粗大,且不择地势,所以,古人常常在菜地里种植商陆当作蔬菜食用。李时珍说:“商陆昔人亦种之为蔬,取白根及紫色者擘破,作畦栽之,亦可种子。根、苗、茎并可洗蒸食,或用灰汁煮过亦良,服丹砂、乳石,人食之尤利。其赤与黄色者有毒,不可食。”
商陆扁圆形的浆果熟时呈深红紫色或黑色,民间常用之当作胭脂涂女孩子的额角,故而有“胭脂草”之称。《诗经·小雅》里,有一段诗唱道:“我行其野,言采其蓫。婚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意思是一个遭丈夫冷落的女子,走在回娘家的路上,暗暗下定决心:既然你不好好待我,那我就再也不回来了。其中“言采其蓫”中的“蓫”,说的就是商陆。后来,由此演绎成一句“胭脂草,女儿心”的俗语。
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山东日照的天台山原是胭脂草真正的故乡。传说有一天,太阳女神羲和在天台山上救了一只受伤的燕子,为了报恩,这只燕子第二年衔来了一粒种子,羲和将它种下,便长出胭脂草。清代有一位叫东海居士的人,曾专门写过《胭脂草》一文,说得更为详细:羲和步于汤谷,遇受伤玄鸟,命族人养而放之。玄鸟嘤嘤有声,绕飞三匝方去。《诗经》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乃指此神鸟。翌年春,玄鸟衔种子而来。羲和命族人播种子于土中,须臾便生根、吐芽、开花、结果。观其叶如手掌,根如山芋、花似杨柳,果如葡萄,色紫且艳丽。用其叶可饲羊,花可充饥,根可入药,果可做胭脂。羲和甚喜,美其名曰“胭脂草”。尔后合族上下无不以胭脂梳妆为美为荣。脸用胭脂,手用胭脂,足用胭脂,指甲用胭脂,服装亦用胭脂矣。“东方胭脂”者,羲和部落美女也。
商陆有峻下逐水、解毒消肿的功效,可通二便,逐水、散结,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外敷治痈肿疮毒。也可作兽药及农药。果实含鞣质,可提制栲胶,又含红色素,提出后可做生物染色剂。在山东胶东地区,过去人们还用商陆的果实制作红色钢笔水写字。
现代调查研究证明,商陆作为肥田的绿肥,其肥效十分显著。商陆对锰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叶片内锰含量最高达19299 毫克/千克。这一发现对治理锰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提供了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商陆可提取制作生物农药。商陆总皂苷具有较强的灭钉螺效果,且其药效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低。商陆还具有很好的保水保土作用,特别适用于新开垦的红壤梯地果园。南方由于雨水多,春夏大量雨水的冲刷,使得新开垦的果园梯壁常常下滑塌方,种植商陆后,所有梯壁完整无损,无一塌方,既免去修补之工,还可保土保水和增加绿肥。
有资料介绍,商陆有两种,茎紫红者有毒,不能食用,而绿茎商陆苗是一种优质野生森林菜蔬。商陆地上部分一般在秋冬落叶枯萎,第二年春季萌发嫩芽,是上等的野菜品种。因为商陆是宿根草本植物,种一次,可收获多年,许多地方将商陆作为蔬菜栽培,成为山区农村一条致富的好门路。不过,笔者认为,由于商陆种类较多,有毒与无毒植株不易区分,所以在食用时应该慎之又慎,以免中毒造成身体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