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地丁,根叶捣敷治肿毒

紫花地丁,根叶捣敷治肿毒

在田间、荒地、山坡草丛等处,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叶子簇拥形如箭镞的矮小野菜,叶间开出数朵紫色花,在微风中不停摇曳,为早春的田野平添了几分妩媚。这种野菜人们很熟悉,名字叫紫花地丁,除了可以食用外,它的最大药用价值就是治疗各种疔痈肿痛。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野堇菜、光瓣堇菜、铧头草、堇堇菜、箭头草、地丁、羊角子、独行虎、地丁草、宝剑草、山茄子等。 紫花地丁具有食、疗两种作用,而且有紫花与白花之分。

紫花地丁

有关紫花地丁神奇的药效,也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两个乞丐常在一起挨村挨户讨饭。日久天长,两个人的友谊不断加深,遂结拜为兄弟。一天,弟弟手指突发疔疮,红肿发亮,疼痛难忍。哥哥心急如焚,心想若不及时诊治,手指就有烂掉的危险。于是,哥哥带弟弟前去寻医。离破庙不远的东阳镇,有一家“济生堂”药铺,既治病又卖药,还自制治疗疔疮的外用药。店主见是乞丐讨药,就以先拿五两银子再给药为借口,将他们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兄弟俩离开东阳镇,来到一片山坡上。此时,太阳行将落山,霞光照在山坡上,哥哥看到有一种紫花菜熠熠生辉,便顺手掐了几朵放进嘴里嚼嚼,觉得很苦,便又吐在手心里。此时弟弟的手指疼痛难忍,哥哥顺手将刚刚吐出来的花瓣按在弟弟的手指上。过了一会儿,弟弟感到手指头凉丝丝的,舒服多了,又过了一个时辰,弟弟的手指头竟不痛了。他们又采了一些紫花菜回庙中捣烂糊在手指上,并用紫花菜熬水喝。第二天早晨,弟弟手指上的红肿全消。两天后,疔疮竟奇迹般痊愈了。后来兄弟俩就根据这种草秸梗笔直,像一根铁钉,顶头开几朵紫花的形象,取名为紫花地丁。

《集效方》中记载,紫花地丁治“痈疽发背,无名诸肿,贴之如神:紫花地丁草,三伏时收。以白面和成,盐醋浸一夜贴之。昔有一尼发背,梦得此方,数日而痊”。李时珍认为其可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现代研究证明,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

紫花地丁还含有蛋白质、可溶性糖、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铁、锰、铜、锌、锶等微量元素,营养十分丰富。将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采下,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3~5小时,炒食、做汤、和面蒸食或煮菜粥均可。

《山东经济植物》中介绍,在全省除了紫花地丁,还有东北堇菜、白花地丁、早开堇菜、细距堇菜、阴地堇菜、白果堇菜及绿斑叶堇菜等,其形态与紫花地丁十分相似。紫花地丁花期早,植株低矮,生长整齐,株丛紧密,适应性强,观赏性高,所以可作绿化植物,适合用于花坛或早春模纹花坛的构图,便于经常更换和移栽布置。其开出满盆娇嫩的花朵后,尚可用于窗台、书桌、台架等室内布置,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