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葙,可清热燥湿、明目退翳

青葙,可清热燥湿、明目退翳

青葙又名草蒿、萋蒿、昆仑草、野鸡冠、鸡冠苋、狼尾巴果、鸡冠菜、土鸡冠、狐狸尾、指天笔、牛尾巴花、犬尾鸡冠花、鸡冠花、百日红、狗尾草等。生于荒野路旁、山沟、河滩、沙丘等疏松土壤上。

青葙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下品:“青葙子,味苦,微寒。主邪气皮肤中热,风瘙身痒,杀三虫。子,名草决明,疗唇口青。一名草蒿,一名萋蒿。生平谷道旁。”《名医别录》载,青葙生长在平谷道旁。三月采其茎叶,阴干用。五六月采其子。李时珍说,青葙生长于田野间,嫩苗像苋菜,可以食用。苗长高则有三四尺,苗、叶、花、实与鸡冠花没有什么差别。但青葙却在梢间长花穗,穗尖长四五寸,像兔尾,呈水红色,也有黄白色的。它的子在穗中,与鸡冠子和苋子一样难以辨认。

鸡冠花

相传,过去有一位猎人,在山林里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他搜寻过去,看到草丛中放着一只青色的大箱子,猎人打开箱盖,发现里面蜷缩着一个衣衫破烂的姑娘。原来,姑娘的母亲害了眼病。这天,山村里来了两个游医,姑娘就请他们到家里给母亲治病。两个游医胡乱看了看老人的眼睛后说,要上山去采药,让姑娘带路。上山后,两个歹人把姑娘关进箱子,还未运走,却碰见了这个救命的猎人。猎人把姑娘送回家,随即采来野鸡冠花种子煎出汤水,让老人用汤水一部分服用,一部分洗眼睛,不久老人的眼睛就治好了。从此便把野鸡冠花叫“青葙”,其种子便叫“青葙子”了。

青葙含脂肪油和丰富的硝酸钾,尚含烟酸。种子亦含脂肪油及丰富的硝酸钾,不含烟酸。青葙子炒熟后,可加工各种搪食;青葙嫩茎叶浸去苦味后,可作野菜食用;全植物可作饲料。青葙子治目赤肿痛、障翳、角膜炎、高血压、鼻衄、皮肤风热瘙痒、疥癞、杀虫;青葙花序有清肝凉血,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吐血、头风、目赤、血淋、月经不调、带下;茎叶及根有燥湿清热、止血、杀虫的功效。主治风热身痒、疮疥、痔疮、外伤出血等。

青葙子一药,在上海地区别名“草决明”。而在广东等地区将决明子称为“草决明”。所以,为了避免混淆,中医在处方时,一般使用原植物名称,而不用“草决明”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