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芮,茎叶光滑无毛,结长圆形聚合瘦果
石龙芮为毛茛科一年生草本。与回回蒜和毛茛相比,石龙芮植株光滑无毛,有光泽,结长圆形聚合瘦果。分布于全国各地。生于平原湿地或河沟边。别名又叫苦堇、鲁果能、地椹、水堇、姜苔、水姜苔、堇葵、彭根、鹘孙头草、胡椒菜、鬼见愁、野堇菜、黄花菜、小水杨梅、清香草、野芹菜、假芹菜、水芹菜、猫脚迹、鸡脚爬草、水虎掌草、和尚菜、胡椒草、黄爪草等。
石龙芮最早记载于《尔雅》,称苦堇。《本草经集注》记载石龙芮“东山石上所生者,其叶芮芮短小,其子状如葶苈,黄色而味小辛,此乃实是也。”实又名鲁果能、地椹、石熊、彭根、天豆。《唐本草》记载,“实如桑椹,故名地椹”。《本草纲目》对石龙芮的情况记载最为详细:“芮芮,细貌。其椹之子细芮,故名(石龙芮)。地椹以下,皆子名也。水堇以下,皆苗名也。苗作蔬食,味辛而滑,故有椒、葵之名。……水堇,即俗称胡椒菜者,圆茎分枝,一枝三叶。叶青而光滑,有三尖,多细缺。江淮人三四月采苗,瀹过,晒蒸黑色为蔬。四五月开细黄花,结小实,大如豆,状如初生桑椹,青绿色。搓散则子甚细,如葶苈子,即石龙芮也。宜半老时采之。”李时珍记载了江淮一带的百姓有采集石龙芮,煠熟晒黑作为蔬菜的习惯。
但是,现代研究证明,石龙芮的全草含原白头翁素,有毒。人误食后可致口腔灼热,随后肿胀,咀嚼困难,剧烈腹泻,脉搏缓慢,呼吸困难,瞳孔散大,严重者可致死亡。
最早记载石龙芮有药用功效的是《神农本草经》,称“鲁果能”和“地椹”,并将其列为中品,认为不仅治病,还有补益之功。“主风寒湿痹,心腹邪气,利关节,止烦满。久服轻身,明目,不老”。《唐本草》《淮南万毕术》等记载,其“主毒肿痈疮疖,蛔虫,齿龋”“治蛇咬伤疮”。李时珍更是将石龙芮果实同枸杞子、覆盆子的补益之功相提并论。他说:“石龙芮,乃平补之药,古方多用之。其功与枸杞、覆盆子相埒,而世人不知用,何哉?”对于古人言石龙芮有补益之功,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此说值得怀疑。现代《中药大辞典》记载石龙芮“性味苦辛,寒,有毒。功用主治:治痈疖肿毒,瘰疠结核,疟疾,下肢溃疡”。《上海常用中草药》记载“外用截疟消肿”。《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记载“治肝炎”。《山东经济植物》记载石龙芮与毛茛功效用途相同。
尽管上述三种植物都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但是我们普通人在选用上述三种药用植物时,还是应该听从医生的意见,切不可自己随便滥用,以免中毒导致身体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