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浸透母爱的花草

石竹,浸透母爱的花草

从夏天到秋天,田野山岗的草丛中,掩映着一丛丛有着锯齿状花瓣且绚丽多彩的花朵,它们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摇曳多姿。这种植物便是常用的利尿通淋中药——石竹。

石竹,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茎具节,膨大似竹,故名。又名中国石竹、洛阳石竹、石菊、绣竹、香石竹、洛阳花、石柱花等。石竹花瓣阳面中下部组成黑色美丽环纹,微具香气。生于山地、田边或路旁。分布全国,主产于河北、四川、湖北、湖南、浙江、江苏。

宋代王安石爱慕石竹之美,又怜惜它不被人们所赏识,写下《石竹花二首》,其中一首写道:“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芬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解度春风。”

传说很早以前,在东北的一座大山中住着一对母子,儿子名叫石竹。母子俩靠着野菜粗食,相依为命。石竹由于从小十分瘦弱,患上了遗尿症,一直到十七八岁也不见好转,石竹为此痛苦不堪。石竹妈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便天天进山寻找草药为儿子治病。石竹妈每次发现了新植物,就自己先尝尝,确定没有毒再给儿子吃,很多次自己都中毒昏了过去。几年过去了,儿子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

石 竹

一次,石竹妈走得很远,眼看天色已晚赶不回去了,便坐在一块山石上,心里惦记着生病的儿子,想到自己年纪越来越老,到时候别说爬山,连路也走不动了,怎么能再去找药呢?她越想越伤心,禁不住老泪纵横,两串热滚滚的泪珠落到了山石缝里。没想到,奇迹在这时发生了,只见热泪淌过的山缝里,忽然长出一株花儿来。这株花只有一尺来高,细条条的叶,枝顶生花。花朵不大,几朵小花聚合在一起像一把伞,粉红色的小花在山风吹拂下微微摆动,仿佛在向她问好。石竹妈正惊讶之余,又听见一个姑娘甜甜的声音在说话:“老妈妈,把这花全棵拔去,回家煎水给儿子喝,它可以治好你儿子的病。”石竹妈只听见声音不见人,山野之中只有这美丽的花儿在微笑。石竹妈顿时明白了,这是花仙在帮助她。石竹妈赶紧拔了花株,抱着就往山下跑。

回到家,石竹妈按照花仙的指点把采来的花连根煎水给石竹喝。药一煎好,顿觉阵阵清香弥漫草屋。石竹连服三日,不但遗尿症治好了,身体和精神都渐渐好了起来。石竹本来就是孝顺孩子,病一好,就担负起上山采山货换粮食的重担,再也不让妈妈奔波劳累了。不久,石竹还娶了媳妇,一家人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此花便被人们称为“石竹妈的花”,后来简化成石竹花了。石竹(又名康乃馨)的花语是母亲的爱,纯洁的爱。在全世界人们的心中,石竹花是母亲的象征。有些国家还规定“母亲节”这一天,母亲还健在的人要佩带红石竹花,母亲已去世的人要佩带白石竹花。

石竹可以全草或根入药,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经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尿道炎、膀胱炎、肾炎、高血压、闭经、月经不调、咽喉炎、腹泻、水肿、关节不利和毒蛇咬伤、疮疖痈肿等病症。自古医家用其治疗石淋,热淋,小便不通,月经闭止,淋漓涩痛等,均显奇效。

而今,石竹花不仅被人们广泛用于健康保健,还被广泛培植在庭院和公园中。石竹花日开夜合,若上午日照,中午遮阴,晚上露夜,则可延长观赏期,并使之不断抽枝开花,成为十分耀眼的花卉品种,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清新靓丽的一抹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