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娘蒿与独行菜——田野路边的食疗野蔬

播娘蒿与独行菜——田野路边的食疗野蔬

每当早春麦苗返青时,漫山遍野中的野菜便展现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迅速在各个角落泛出一片青绿。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们为了度过春荒,会成群结队到田野、路边采挖这些野菜果腹充饥。而今,这些春令野蔬仍然是人们追求绿色健康饮食的最佳选择。其中的播娘蒿与独行菜,以其独特的食疗效果,备受人们的青睐。

播娘蒿,又名抱娘蒿、眉毛蒿、婆婆蒿、黄蒿、麦蒿、米蒿、莪蒿、萝蒿等,为十字花科播娘蒿属植物,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花期4~6月,果期5~7月,结长角果,线形。《救荒本草》描述说,“苗高二尺许,茎似黄蒿茎。其叶碎小,茸细如针,色颇黄绿”。播娘蒿适应性极强,极度耐寒,分布范围广泛。初春时节,播娘蒿与荠菜一样,在田野间的麦田、荒地、路边等,一丛丛广泛生长,翠绿可人。等到开花时,播娘蒿已经枝杈繁芜,上面密密麻麻地开满黄色的小花朵,就像南方田野中的油菜花一样美丽迷人。

播娘蒿

播娘蒿是十字花科植物,而蒿属是菊科植物,本不应该以蒿谓之。仔细观察播娘蒿的花朵,为小小的四瓣黄色匙形。古人之所以称其为蒿,大概从整体形态上看,其与蒿类同。但二者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蒿属植物多具有强烈气味的特点,揉搓播娘蒿也会闻到它的气味,但并非那么强烈刺激,而是有一种淡淡的清香。

有资料研究说,播娘蒿可能是“抱娘蒿”的错读。抱娘蒿的得名源于这种植物的根扎得非常牢固,就像古代贫苦人家的小孩被卖了,孩子紧紧抱着母亲不肯撒手一样。明代杰出的诗人和画家王西楼所著的《野菜谱》中,收录野菜52种,其中就有抱襄(娘)蒿——“抱襄蒿,结根牢,解不散,如漆胶。君不见昨朝儿卖客船上,儿抱娘哭不肯放。”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莪(蒿)抱根丛生,俗谓之抱娘蒿。”《中国植物志》最终定名为播娘蒿,多少有些让人不解。其实,抱娘蒿这名字,让人听起来更带有古老传统特色的韵味,且更具丰富的感情色彩。

独行菜,又名腺茎独行菜、辣辣根、羊辣罐、白花草等。独行菜与荠菜一样都属十字花科植物,而且两种植物外形极其相似,有很多人挖荠菜时会将其混淆。其实,仔细分辨,二者还是差别很大的,独行菜幼苗时往往紧贴地面,叶子呈羽状分裂更细密,颜色比荠菜更翠绿。特别是味道,荠菜味道清香,而独行菜辛辣的异味较浓。独行菜也是一年或两年生草本。花期5~6月,果期在6~7月,结心形角果。有资料记载,独行菜只靠种子繁殖,种子发芽后,幼叶呈莲座状。幼苗在当年只进行营养生长,第二年开花结实,结实后干枯死亡。独行菜生命力极其旺盛,多生于田野、荒地、路旁、田堰甚至戈壁荒滩上。每当开花季节,独行菜一串串的白色小花布满原野,远远看去蔚为壮观。

独行菜

播娘蒿和独行菜自古以来都是人们广泛采食的野菜。由于播娘蒿味道鲜美可口,普遍为现代人所青睐。《救荒本草》中说,播娘蒿“嫩则可食,老则为柴,苗叶苦。采嫩苗叶煠熟,换水浸淘去蒿味,油盐调食”。播娘蒿富含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清明前后,播娘蒿和小麦一起茁壮成长,开的花是黄色的,要赶在嫩的时候采摘来吃,采来的麦蒿摘取嫩的茎叶清洗干净,用开水焯烫一下,然后要浸泡一段时间,主要是去掉麦蒿的涩味,根据个人的喜好,凉拌、包包子和饺子、炒鸡蛋或做汤都可以。特别是外出野营时,可随手采取播娘蒿,用它做一道野菜蛋汤或凉拌食用,别有一番风味。此外,播娘蒿的种子还可以榨油食用。

独行菜为高营养含量的保健型蔬菜,其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于许多的野菜。由于它能在浩渺的戈壁滩上生长,故有“沙漠中的美食”之称。近年来,我国将独行菜作为特殊菜类开始栽培,独行菜已开始走向市场。独行菜茎叶有特殊清香,一般多用它的幼苗作色拉原料用,具有刺激食欲、利尿等药用功能。作为野生菜,人们在春季采食幼苗,而夏季则采食嫩芽茎叶,吃前开水略焯,捞出控干水分,切碎凉拌,口感清香,略有辣味。也可炒食和剁碎包馅。独行菜的种子可榨芥子油,所以常作为香辛料蔬菜。此外,独行菜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据有关资料报道,独行菜能消灭积水中的蚊类幼虫,是一种很好的绿色农药。

播娘蒿与独行菜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野蔬,更是良好的中药。二者的种子就是葶苈子,又称大适、大室、丁历等,一般是夏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种子,筛净杂质备用。葶苈子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其主要功效是消痰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独行菜和播娘蒿的种子入药均被称为葶苈子。普遍用于葶苈大枣泻肺汤、己椒苈黄丸、大陷胸丸等方剂中。两种植物的药效基本相同,主要是强心。为了区别,独行菜的种子又称北葶苈子,播娘蒿的种子又叫南葶苈子。《本草纲目》又将葶苈子分为甘(播娘蒿)、苦(独行菜)两种。甘葶苈子具有泻肺降气、祛痰定喘、利水消肿、泄热逐邪、强心利尿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苦葶苈子有止咳化痰、强心利尿功能。

另外,维吾尔族医草药专著《药物之园》中,把播娘蒿的种子称为百子如力海木海米、胡拜、胡皮卡浪等,认为其具有生湿生热、化痰止咳、退热透疹、解毒消炎、肺燥咳嗽、除疫止泻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