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让李时珍萌生从医志向的小草
黄芩一般生长在山林之下。根茎呈亮黄色,很有特点。据说此药曾经治愈过李时珍的病,从而备受李时珍的推崇,并进一步引发他从医的志向。黄芩茎叶可以制成黄芩茶饮用,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其根茎为清热解毒的要药。
黄芩,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腐肠、元芩、空心草、黄金茶等,其药用部分为根部,主要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的功效。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吴普本草》记载:“黄芩,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茎中空或方圆形,高三四尺,四月开紫红色花,五月结黑色果实,根黄。”《本草纲目》中的解释是:“或云芩者黔也,黔乃黄黑之色也。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故又有腐肠、妒妇诸名。妒妇心黯,故以比之。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说黄芩的“心”黑,如同妒妇一样,未免有些夸张了。黄芩的根虽然扭曲不直,但其药效却十分神奇。
黄 芩
据明代《宛署杂记》记载:京西灵水举人村,背靠灵山,东邻清水河,南北群峰环抱,村后飞泉瀑布、水绕村流,真可谓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明朝嘉靖十二年,村中一刘姓家妇人产下一男孩,落地后不吃不喝连续啼哭了三天三夜,惊动了灵泉禅寺的主持通智大师。大师寻着哭声到家中一看,只见男孩天庭饱满、大耳垂肩、眉清目秀,便随手从袈裟中取出“八棵草”交给妇人说:“用此草熬汤连饮数遍。”男孩饮汤后哭声即止,后来此事被村中百姓知道,便称这种药为“八颗仙草”,并纷纷上灵山采集,回家后熬汤饮用,既能安神去火,又能防病。此草即为黄芩。转眼间20年过去,男孩长大,聪明好学、身体强壮,并应科考试中举人,在山西为官,官职四品,他就是灵水举人村的第一位举人刘增昆。可以说,“八棵草”成就了刘增昆的人生。
黄芩还曾救过李时珍的命。李时珍生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幼聪明伶俐,好学上进,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门庭。可在李时珍16岁时,突患急病,咳嗽不止,且久治不愈。方圆百里的医生都束手无策,认为其已无药可救。眼看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李时珍的父母悲伤绝望之际,村子里来了一位云游到此的道士,这位道人白发长髯,仙风道骨,擅治疑难杂症。李时珍的父母急忙把道人请到家中给儿子看病。道士给李时珍号了脉象后,捋捋长髯说:“无妨,此病只需服用黄芩六钱,加水两盅,煎至一盅,服用半月即可痊愈。”李时珍的父母半信半疑地按方煎药。半月之后,李时珍身热全退,痰多咳嗽的症状也消失了,身体逐渐恢复健康。一味黄芩居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李时珍深感祖国医学的神奇,从此,便跟随道人刻苦钻研医学,读遍历代医书,踏遍高山大川,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医林一代宗师。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对救了他性命的黄芩这味中药倍加推崇,夸赞曰:“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黄芩有九大功效:一可泻肺热;二可除上焦皮肤风热、风湿;三可去诸热;四能利气宽胸;五能消痰涎;六能除脾经诸湿;七为夏季须用之药;八于妇人产后滋阴清热;九能安胎。
现代中医用其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疸、肺炎、痢疾、咯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据记载,有些地区的百姓上山采挖黄芩,根入药,叶茎为茶,历史悠久。现在,人们根据传统制作与现代科学炮制相结合,新开发出的无公害、纯天然绿色保健品——黄芩茶,其色泽金黄、晶莹清澈。黄芩茶具有清热解毒、降脂、降压、利尿、镇静、利胆、保肝等功效。另外,有的人还用黄芩泡酒,可治疗复发性口疮,也可解毒止痛。治疗口疮时用棉签蘸取少许,进行涂抹,每日三到四次即可。
在山东半岛各山区,黄芩主要生长于向阳砂质山坡草丛中,茎丛生或单生,苗高一尺左右,其紫色花朵在绿丛中显得格外妖娆。部分山区还分布一种叫粘毛黄芩又名黄花黄芩的,主要区别在于黄芩花为紫色,粘毛黄芩花为黄色,且全株密被腺毛及柔毛。但两者的功效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