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草,乾隆皇帝钟情的长寿药

仙鹤草,乾隆皇帝钟情的长寿药

在一些荒地、山坡、草地和路旁,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簇生、全体被白色长柔毛、奇数羽状复叶、边缘粗大锯齿状的茂盛草本植物,高50~120厘米,顶生总状黄色花序。山东胶东地区的百姓称其黄牛尾。其学名叫仙鹤草或龙芽草。其独特的保健功能曾得到乾隆皇帝的钟爱。

仙鹤草系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始载于《图经本草》,称龙芽草、施州龙芽草。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里记载道:“余亲植此草于家园,见其小暑后抽茎,届大暑即著花吐蕊,抽条成穗,俨如马鞭草之穗。其花黄而小,攒簇条上。始悟马鞭草花紫,故有紫顶龙芽之名;此则花黄,名金顶龙芽。”

关于仙鹤草,迄今民间尚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古代有两个秀才进京赴考,怕误了考期,顶着烈日不停地赶路,又热又累,其中一个秀才因劳累过度,突然流起了鼻血,他们只好停了下来。在山野之中一无医,二无药,二人只好看着血从鼻孔中向外流。考期将要来到,现在又流起了鼻血,这可怎么办?他俩正在焦急之时,只见空中一只白鹤衔着草飞了过来。飞到他俩的上空时,把几棵草扔下,恰好落在他们面前。流鼻血的秀才,正口干舌燥,拾起落下的野草放入口中咀嚼起来,不多时,鼻血竟止住了。他俩都非常奇怪,歇息片刻便又继续赶路,总算没有耽误考期,并且考中了。他俩为了感谢白鹤的送药之情,便给那种草起名为“仙鹤草”。

仙鹤草

仙鹤草味苦涩,性寒。其嫩茎叶可食,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抗癌功效,实为野味之佳品。仙鹤草治疗作用广泛,具有收敛止汗、止咳、止血、消炎止痢、涩肠、清热燥湿、活血化瘀以及解毒散结之功。从其全草中提取的仙鹤草素制成的针剂,为著名的止血强心药。中医临床用仙鹤草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痢疾、胃肠炎、阴道滴虫、劳伤无力、闪挫腰痛,外用治痈疽疔疮。《现代实用中药》记载,仙鹤草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运用于肺病咯血、肠出血、胃溃疡出血、子宫出血、齿科出血、痔血、肝脓肿等症。

由于仙鹤草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乾隆皇帝还与仙鹤草有一段情结。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来到风景如画的浙江海宁县微服私访,突然被一块题有“天下第一家”的牌匾吸引住了。乾隆甚为稀奇,便走进去,只见是一家中药铺“长春药堂”。心想,小小店铺岂敢如此狂妄自大?于是想探个明白。他看见柜前有位老人,便上前行礼,自称是北方来的药商,欲来贵店求购南药。便问道:“贵店何以称‘天下第一家’?”老人摇头不语,让乾隆进侧门问自己的父亲。乾隆行走数步,见一位肢体健壮的老人正在捣药。乾隆说明来意,老者指指后门:“请先生问我的父亲吧。”乾隆心想,难道这个老者的父亲依然健在?待他跨过后门,果然见到一老人正在旁若无人地举笔抄写《石室秘录》。皇帝惊讶不已,问道:“请问老人高寿?”老人笑着说:“不敢,不敢,我年岁尚轻,刚满九十九。”乾隆听完感叹道:“人过七十古来稀。老人家您年近百岁却如此精神矍铄,实在令人佩服!”谁想,老人指指后院笑着说:“家父还在那里吟诗作画呢。”乾隆急忙走入后院,见厅堂内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正聚精会神地挥毫泼墨。皇帝连忙作揖叩问老人高寿。老人说:“我常服仙鹤草煮红枣,迄今已有两个花甲,一百二十岁了。” 乾隆帝此时才悟出“天下第一家”牌匾的含义。

乾隆向老人探寻高寿秘诀,老人赠言“吐纳肺脏,活动筋骨,十常四宜,适时进补”,并告知进补不需用参茸胶桂,唯有原野之小草胜过蓬莱灵芝,这就是仙鹤所食之草,名曰仙鹤草。老人对乾隆解释说:“草名仙鹤,气血双补,若想延寿限,共与红枣煮。”乾隆兴奋不已,如获至宝,与三位长寿老人依依告别。回到京城后,乾隆皇帝急命太医广采仙鹤草,并如法常食,至此,日理万机的乾隆皇帝成为历史上最长寿的君王,这与仙鹤草有极大关系。

在江浙一带,仙鹤草比较多见。当地老百姓有个经验,在田间从事重体力劳动之后,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许多体质不佳的人会感到极度乏力,疲惫不堪,甚至大汗淋漓。此时,赶快取仙鹤草30克,用水煎煮,加入红糖适量,搅拌均匀,喝下去就可以马上缓解症状,恢复体力。因此,仙鹤草又叫“脱力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