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苋菜,鲜为人知的营养野菜
铁苋菜这种植物,在田野路旁非常多。因为其数量众多,太过平凡,所以,往往被人们视为无用的杂草。殊不知,它既是一味良好的止血药又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长寿菜”。
铁苋菜,为大戟科铁苋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卵状菱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钝齿。花单性,雌雄同株,穗状花序腋生。生于旷野、沟边、路旁,全国几乎都有分布,长江流域尤多。因其叶状肾形的苞片合对如蚌,故又称“海蚌含珠”,别名还有螺黡儿、地桑、痢见草、人苋、撮斗装金珠、叶里藏珠、长寿菜、六合草、半边珠、野黄麻、血见愁、鬼见愁、小耳朵草、玉碗捧真珠、凤眼草、铁灯碗、七盏灯、皮撮珍珠等。
《救荒本草》中称螺黡儿、地桑、痢见草,“生荒野中。茎微红。叶似野人苋叶,微长窄而尖。开花,作赤色。小细穂儿。其叶味甘。救饥:采苗叶煠熟,水浸淘去邪味,油盐调食;治病,今人传说,治痢疾,采苗用水煮服,甚效。”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称铁苋、人苋、海蚌含珠、撮斗装金珠。《中国野菜400种原色图鉴》称:“嫩茎叶可以食用,营养丰富,是很好的野菜。焯水后浸泡,可炒食、做汤、制作馅料。”《山东经济植物》介绍说,“嫩茎叶可食。全草可作饲料”。
铁苋菜
研究资料记载,铁苋菜全草含没食子酸、铁苋碱等。铁苋菜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所含的蛋白质比牛奶更能充分被人体吸收,所含胡萝卜素比茄果类高2倍以上,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有“长寿菜”之称;铁苋菜中铁的含量是菠菜的1倍,钙的含量则是菠菜的3倍,为鲜蔬菜中的佼佼者。更重要的是,铁苋菜中不含草酸,所含钙、铁进入人体后很容易被吸收利用。因此,铁苋菜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
铁苋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植物名实图考》:“为刀创要药。”《草木便方》:“止泻痢,治虚热,牙痛腮肿,二便热结。”《天宝本草》:“利水通淋,走小肠。红痢用酒下,白痢煎茶下。”《四川中药志》:“清热,利二便。治腹泻,痢疾腹痛及食积饱胀。”《本草推陈》:“止血。适用于吐血、下血,刀疮,跌打伤等。”《中国药植图鉴》:“鲜草捣烂涂,治皮肤病;煎服,镇咳,治肺病。”《中药大辞典》:“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消积,止痢,止血。用于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小儿疳积,肝炎,疟疾,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痈疖疮疡,外伤出血,湿疹,皮炎,毒蛇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