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麦,流苏般的粉红花

瞿麦,流苏般的粉红花

每至夏秋季节,在田野山岗的草丛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枝叶纤细如竹的矮小植物,却绽出一朵朵花大如铜钱的五瓣小花,呈现红、白、粉红、紫赤等五彩颜色,十分绚烂妩媚,这种植物和石竹有些相似,它的名字叫瞿麦。

瞿麦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20厘米,生于山坡、草地、林缘、疏林下或亚高山草甸上。夏季至秋季开花,花瓣为4~6片,一般是5片,呈淡紫、粉红或白色,花瓣外缘变成细细的流苏。其英文名称的字面意思就是“有流苏的粉红花”。瞿麦与石竹、康乃馨等在外形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一眼就看得出是“亲戚”。

瞿 麦

瞿麦,《尔雅》中称蘧麦;《本经》中称巨句麦;《齐民要术》中称地面;《本草纲目》称南天竺草。此外还有山瞿麦、剪刀花、龙须、四时美等称谓。南朝梁时著名医药家陶弘景形容其“子颇似麦,故名瞿麦”。《图经本草》记载:“瞿麦,今处处有之,苗高一尺以来。叶尖小青色,根紫黑色,形如细蔓菁,花红紫赤色,亦似映山红,二月至五月开,七月结实作穗,子颇似麦,故以名之。”《救荒本草》中将瞿麦称为石竹子,“生泰山川谷,今处处有之。苗高一尺,叶似独扫叶而尖小;又似小竹叶而细窄。茎亦有节,梢间开红白花而结蒴,内有小黑子。……采苗叶煠熟,水浸淘净,油盐调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瞿麦称为石竹、洛阳花:“石竹叶似地肤叶而尖小,又似初生小竹叶而细窄,其茎纤细有节,高尺余,梢间开花。田野生者,花大如钱,红紫色。人家栽者,花稍小而妩媚,有细白、粉红、紫赤、斑斓数色,俗呼为洛阳花。结实如燕麦,内有小黑子。其嫩苗煠熟水淘过,可食。”李时珍所描述的,其实将石竹与瞿麦视为一物。由此可知,古代是将石竹与瞿麦作为药材瞿麦使用的。

瞿麦与石竹的最大不同在于花朵。石竹花期5~6月,果期7~9月。花瓣通常紫红色,先端浅裂成锯齿状;瞿麦花期6~9月,果期8~10月。花瓣为淡红、白色或淡紫红色,先端深裂成细条状基部有须毛。

瞿麦与石竹作为药用,其功效类似,具有破血通经、利尿通淋的作用,自古医家用其治疗石淋、热淋、小便不通、月经闭止、淋漓涩痛等,均显奇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特别指出:“近古方家治产难,有石竹花汤;治九孔出血,有南天竺散,皆取其破血利窍也。” 《本草崇原》中说:“瞿者,如道路通衢,有四通八达之意。麦者,肝之谷,有东方发生之意。瞿麦一本直上,花红根紫,禀厥阴少阳木火之气化。”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瞿麦含有皂苷、黄酮类、糖类、维生素、生物碱和丁香油酚等成分,有利尿、抑制心脏、兴奋子宫平滑肌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尿路感染、结石、闭经和癌症等。

在日本,瞿麦又被称为“抚子”。因为瞿麦花长得娇小,颜色也很惹人喜爱,而将其比作令人疼爱的孩子,故取名“抚子”。瞿麦的花语是思慕、纯洁的爱、才能、大胆。瞿麦花箴言:你要好好把握迎面而来的幸福!瞿麦形态纤弱,实际上并不娇气,能在多种环境中生长,是布置花坛、花境的良好材料,也可盆栽或作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