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5~6年级,是小学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孩子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难管教、最令人操心,也最需要关爱。通常来说,孩子在小学5~6年级的时候,妈妈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6年级的孩子,经常会偷偷地照镜子,懵懂而羞涩地观察着镜子里日渐成熟的身体;

5~6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空前发展,他们一方面努力探究自己是谁,另一方面又强烈渴望独立于父母;

5~6年级的孩子,已经开始思考亲子关系、学业压力、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自我概念这些重要的人生课题;

5~6年级的孩子,开始面临“心理断乳”的困扰;

5~6年级,是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培养孩子的意志能力、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决定孩子未来的转折期……

对于5~6年级的孩子来说,生理和心理上不断出现的一些重大的变化,让稚嫩和青涩的他们很难立马适应,青春序曲也变得异常激烈:学业上的难题让他们焦虑无比,情窦初开却又时常悸动不安,亲子关系剑拔弩张,师生之间的隔阂让他们有苦难言,自我迷茫更是让他们看不清方向。

可以说,5~6年级奏响了孩子“第二次诞生”这篇人生乐章的序曲,而且大多数孩子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对独立的渴求,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交往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也非常有限,因此他们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家长疏于对这一阶段孩子的教育,没能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和帮助,情况就会变得很糟:孩子表现出叛逆、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业之路障碍重重等问题,更甚者还有可能误入歧途,抱憾终生。

每一个孩子都是伴随着问题成长的,而每一个孩子又是妈妈的心之所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妈妈一生中最大的心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孩子的引导者,妈妈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重塑自己的教养理念,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为了帮助妈妈们更好地读懂孩子、成就孩子,《5~6年级,成就孩子一生的关键》一书在创作过程中走访了大量5~6年级孩子的妈妈,收集了诸多较为重要同时又容易被妈妈忽视的教育问题,并加以整理和解答。可以说,本书以大量翔实、生动的案例作为例证,为妈妈们正确教养孩子提供了科学、清晰的教育理念,以及具体的建议和应对方法。

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原则一: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目的

每位妈妈对自己的孩子是非常了解的,同样也非常清楚孩子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在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让妈妈们感到十分头疼的问题进行阐述的同时,也着力避免一味地介绍问题的成因和危害,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上,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样,妈妈们在面对困境时才能够更加从容不迫而不至于烦恼不堪。

原则二:将家庭教育方法与儿童心理特点紧密结合

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们,一旦发现孩子的缺点或问题,总是凭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纠正,结果却往往使问题愈演愈烈。要知道,教育是一门科学,不能仅凭经验。孩子任何外在的缺点或问题都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出自孩子的心理。为此,妈妈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行为,也才能真正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在本书中,我们避免过多地陈述孩子的表象问题,而是着力于结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深挖孩子问题背后的心理根源,找到问题症结,帮助妈妈们给予孩子恰到好处的爱。

原则三:注重素质教育,将健全人格的培养作为重点

众所周知,大多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并非天生智力超群,而是他们的人格品质有着过人之处,如乐观、坚韧、自律和有责任感等,这些不但能帮助他们应对学习上的困难,更能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受益良多。在本书中,我们倡导妈妈们不仅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

最后,衷心希望《5~6年级,成就孩子一生的关键》一书能够给妈妈们带来新知识、新观念、新视角,也希望本书所提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可以让更多的5~6年级的孩子受益,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