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一: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原则一: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小学低年级,孩子思考的作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年龄小思考能力还比较弱,另一方面是由此阶段学业特点决定的。小学低年级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只需要记忆基础知识就可以,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学习内容越来越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很多知识需要理解和运用。简单的死记硬背已不能保证孩子取得好的成绩,所以独立的思考能力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就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只有进行独立思考,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只有进行独立思考,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种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由此可见,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与他善于思考的习惯是分不开的,他强调“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

对于5~6年级的孩子来说,在学习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仅要求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还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孩子做作业的时候,是进行独立思考的最好时机,但很多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却过度依赖答案或是家长和同学的帮助。很多妈妈为了监督孩子写作业,经常陪在孩子身边,长期这样很容易影响孩子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孩子一遇到难题就会询问妈妈,而妈妈看到孩子做得不对的题目就会打断孩子的思路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孩子哪里还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因此,妈妈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时,应尽量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除非有必要,妈妈再来帮忙。

在辅导作业时,妈妈可以根据一道题,从多个角度对孩子进行提问,让孩子对题目了解得更为透彻,这样也能培养孩子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妈妈还应支持孩子的各种质疑、想法或是创新探索实验,这些求证、研究、探索都是孩子在对知识点进行独立思考,对其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