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观察力由整体向局部过渡

1.孩子的观察力由整体向局部过渡

小学中低年级,孩子的观察力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他们的观察通常是不自觉的,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在观察过程中,孩子很难形成系统的认识,通常会比较笼统地、粗略地观察事物,不会对事物进行横向或者是纵向的比较分析,而且观察的时间也不能持续很久,情绪以及兴趣在观察中还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进入小学高年级后,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以及训练的强化,孩子有了比较明确的观察目的性,而且在观察过程中会注意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理解事物的各个部分,从而能够比较深刻和全面地认识事物。总体来说,小学5~6年级孩子的观察力是由整体向局部过渡。因此,针对孩子在此阶段观察力的特点,妈妈应该这样提高孩子的观察力:

首先,用兴趣培养孩子观察的主动性,用情绪延长孩子的观察时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的时候,往往会更加主动、深入地进行观察,观察的时间也会持久,这样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平时,妈妈应该培养孩子在各方面的兴趣,让孩子广泛涉猎各个领域,多接触各种事物,这样孩子自然会对很多事物产生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挖掘。

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小学5~6年级,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一定要使孩子具备观察前明确目的性,观察过程中注意顺序性、精确性以及深刻性。加强观察的目的性,可以使孩子更加专心,免受外来环境的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观察,可以避免孩子只注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而让观察更加全面和完整;在观察中加强思考,注重深刻性,尽量上升到理性高度,可以避免孩子的观察停留在肤浅的表面。

达尔文从小就对动植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经常跑到野外去观察它们。出于浓厚的兴趣,达尔文开始搜集一些动植物标本,并做一些简单的记录,有的还会附上简单的插图。有一天,达尔文的舅舅看见达尔文的摘记后,对他说:“只是做一些摘记是不够的,你要把自己当成一个画家,但是却不是用颜料和线条画画,而是用文字将它展现出来。你要用文字描述一朵花、一只蝴蝶,你要使别人根据你的文字描述马上就能将它辨别出来。要想做到这样,你必须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要像莎士比亚那样用文字描绘世界,用文字打动人心。”在舅舅的指导下,达尔文在以后的观察中,详细地记录下观察的结果,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想法。20年后,达尔文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记录写出了著名的《进化论》。

可见,只有在观察的同时进行积极的思考,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观察,才能使观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