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培养孩子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数学——培养孩子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很多孩子在3~4年级的时候,数学成绩还很不错,可是到了5~6年级,成绩一下子就降下来了。很多妈妈对这种情况并不理解,认为孩子是因为贪玩耽误了学习,责怪孩子不用功。可是孩子却觉得十分委屈,认为自己已经尽力学了,但成绩仍然不见提高。其实,孩子在小学高年级出现数学成绩下降的现象是很正常的。这是因为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学习的内容更为抽象,难度逐渐加大,学习的进度也加快了,因此很多孩子开始不适应,学习成绩自然就下降了。

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在其所学的数学知识中抽象性知识越来越多,比如数的整除、比与比例、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些内容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不容易弄懂。而孩子在每堂课上接收的信息量也非常多,再加上教学任务的加重,老师一般在课上只讲一遍,孩子如果稍稍走神儿,很可能就跟不上进度,自然就会影响到后面的学习。

另外,数学是依据一整套概念、基本公式来运转的,这些数学语言是数学学习的重点。但是数学概念并不像文科概念那样,背下来就会做题,数学概念是需要理解的,然后再经过大量的习题演练才能真正掌握这些基本概念。虽然数学题变化无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只有把握住数学基础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因此,数学的基础必须打好,这样才能学好数学。

想打好数学基础,就必须重视数学教材,从理解概念开始,一定要将所有的概念理解透彻。很多时候,孩子对解题没有思路,往往是因为在最初概念的理解上出现了偏差,结果不仅耽误了很多时间,而且影响了孩子做题的思路和心情,本来很简单的题最后也没有做对。

为了打好数学基础,理解数学概念,就必须牢牢抓住例题不放。这里所说的例题是指能够说明某一定理或是定义,可以用作例子的问题,包括教材上的例子、考试中的错题,以及练习材料中的典型试题。正是由于例题所独有的典型的说明作用,所以在数学学习中,必须善用例题、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能让其他难题迎刃而解。

小学高年级数学除了要打好基础外,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也就是说,妈妈要引导孩子形成数学思维,这样孩子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数学,更加快速地解答数学题目。为此,妈妈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