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方法一: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充分估计和认识,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就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如别人,进而完全从属于别人的评价,特别是在做决定、表达意见的时候犹犹豫豫,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孩子自信心不足通常表现为依赖性强,过分依赖别人、意志薄弱以及行动反应差,于是经常发生以能力强的同伴的行为作为顺从的榜样。由于能力强的孩子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其他孩子就会觉得他的行为很可靠,和他们意见一致,心中就会产生安全感和认可感。

通常,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比较容易产生从众心理,那些经常被老师和他人忽略的学生会因为自信心不足选择人云亦云来避免使自己陷入孤立,那些成绩不好、能力不强、经常犯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出错也会选择人云亦云。这些孩子即使看出其他同学的错误,也会因为不自信而不敢表达出来,内心保留着自己的想法,在表面上仍然选择从众。在面对孩子对自己评价肤浅、不稳定的时候,妈妈要用肯定的语言评价孩子的各个方面,尽量少使用怀疑或是否定语气。否则会导致孩子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被迫向别人看齐,加重从众心理。

此外,妈妈还要不断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增强自我的认识,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