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扩展视野,活跃思维

科学——扩展视野,活跃思维

在大人眼中看似非常平凡普通的生活现象,在孩子眼中却是一件十分神奇的事情。而在这些现象中,往往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科学现象总是十分好奇,生活中有的老人会拿放大镜看报纸,孩子们也会拿起放大镜看各种东西;从大人的谈话中,他们会对壁虎产生兴趣,费劲捉到壁虎截断它的尾巴看它逃走;他们会对磁铁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想不通为什么妈妈的剪刀被雨淋了之后会长出红红的一层“外衣”。

自然课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少年儿童了解自然现象、探索自然科学规律的启蒙学科,也是中学地理、化学、生物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孩子对自然课学习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小学阶段的自然科学课程以培养孩子的科学素质为宗旨,促使孩子形成一定的科学观念,了解某些科学过程与方法,加强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小学阶段的孩子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比如物理现象、化学现象、天文现象等都怀有浓厚的兴趣,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植物也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好奇心重,接受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果大人能在自然科学方面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合理的引导,不仅会让孩子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能拓展孩子的视野,活跃孩子的思维,这对于提高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都有很大的帮助,孩子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潜能也可能被开发出来。

当孩子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妈妈应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索。兴趣是孩子认识知识的动力,也是孩子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动力。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愉快地、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提高学习质量。自然科学有其深刻、严肃的一面,虽然科学现象本身比较有趣,但是真正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很容易让人丧失信心和兴趣。因此,妈妈一定要注意保持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遗憾的是,很多妈妈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够好,不仅仅是因为妈妈欠缺这方面知识的,而是妈妈对孩子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的兴趣。比如,很多妈妈经常会说“这有什么好问的,本来就是这样的”,也有一些妈妈要么对孩子说“自己去查《十万个为什么》”,要么借口自己很忙,等有时间了再给孩子解答。这样的行为和态度只会深深地伤害孩子的探究兴趣,妈妈一定要明白,要想使孩子对某件事情充满兴趣,那么自己首先应该对它充满兴趣。其次,妈妈还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认真对待孩子在这方面的提问。在培养、维持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方面,妈妈可以参考以下几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