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正确做笔记

引导孩子正确做笔记

很多优秀的学生在向别人传授经验的时候,都会提到同一项内容——记笔记。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每天要接受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而人的记忆是有限的而且也容易遗忘,因此教会孩子用笔记把知识记下来,方便其日后复习和巩固知识。

笔记是一堂课的主要内容,是重点、难点和疑点的荟萃。记笔记是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课下复习功课的主要资料。另外,记笔记还可以帮助孩子克服“走神儿”的毛病,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克服单靠头脑记忆的缺陷,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自学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然而,5~6年级的孩子由于受书写能力、思维所限,还很难做到正确地记笔记:要么是记笔记的速度跟不上老师讲课的速度;要么是字迹非常潦草,下课后连自己都不认识自己的字了;要么是只顾记笔记而没有听到老师在讲什么;要么记笔记没有重点,事无巨细;更有甚者是不记笔记,在课下抄别人的笔记……这样的做法,都不是记笔记的正确方法,相反还会影响孩子听课的效率。

通常记笔记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才能保证听课的效率:

1.宁可笔记记不全,也要先听老师讲课。

2.教材上已经讲述得很详细的内容,或是自己十分熟悉的内容不需要记,记笔记只记重点、难点和自己不会、不熟悉的知识点。

3.老师的板书或是所列的课程提纲不等于笔记,要重点记下老师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除了这三条原则外,记笔记还应该把握一定的时机。课堂45分钟,孩子既要认真听讲,又要积极思考,同时还要及时做好笔记,为此一定要合理统筹时间,不要顾此失彼。一般来讲,有三个适合记笔记的时机:

1.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时候。

2.老师在讲授重点内容时,一般会重复几遍,要抓住机会记笔记。

3.课后,对课上笔记进行补记。

除此之外,在有关记笔记的种种问题中,有一个问题还必须格外注意,就是不能抄别人的笔记。有的孩子认为既然老师讲的都是同一个内容,那么既然其他人已经记了,自己就不用再记了,等下课将别的同学的笔记借来抄一下就行。这是一种非常懒惰的表现,也不利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

抄写别人的笔记,唯一的结果就是你的笔记比别人清楚,但是这样的笔记并没有多大用处,因为它的内容也许并不是你需要的内容。因此,妈妈一定要引导孩子记录属于自己的笔记,而不能随意抄写别人的笔记。

下面就提供几种比较科学、实用的记笔记的方法,以便妈妈引导孩子正确地记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