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五:分数究竟有多重要

问题五:分数究竟有多重要

成绩单是学生时代与孩子联系最为紧密的一样东西,也是众多妈妈衡量孩子学业水平的参考。妈妈关心孩子学习成绩无可厚非,但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能使自己的关心变成孩子学习的动力。事实上,有很多妈妈对考试成绩的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某些行为常关系着亲子关系的喜与忧、亲与疏,需要妈妈们谨慎处理。

妈妈们要知道分数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孩子掌握知识的状况,而不能完全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更不能以分数高低来衡量孩子的优劣。当孩子处于低年级时,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取得的分数可能会高一些。随着孩子逐渐升入高年级,学习难度加大,考高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且分数高低还与题目难易程度、覆盖面大小、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关注分数的高低,只会压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孩子出现撒谎、考试作弊等不良行为,由此产生畏惧、厌学心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般来说,妈妈对孩子分数的误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片面夸大分数的意义,把分数高低视为判断学习优劣的唯一标准

很多妈妈在孩子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时,往往表现得心花怒放,或者用物质来奖赏孩子;当妈妈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生气、愤怒的一面,对孩子横加批评、指责,让孩子心中惶恐不安。如果孩子成绩好就随便给予奖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这样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导致孩子成绩的下降;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就对孩子指责打骂,予以严厉惩罚,甚至判定孩子一生都没有出息,这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弥补的负面影响。

其实,对于分数,我们承认它的重要性,但是不能把它看成一切。不过分夸大分数的功能,不要让自己对分数的态度影响到孩子考试以及学习的心态,如果能对分数采取理智的、科学的态度,则带给孩子的是巨大的学习动力以及平和的心态,让孩子更容易将学习搞好,更自主、积极地去学习。

2.机械、片面地分析分数,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有的妈妈经常会说:“为什么这次数学考这么少的分数,前两次不是考得很好吗?是不是这次不努力?”这样的分析很容易得到错误的结论。仅因某次分数的下降就否认孩子学习的进步会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仅依据某次分数来分析指导孩子学习时间与精力的分配也会使孩子忽视真正的困难,使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那么,妈妈应该怎样对待分数,才能充分发挥分数的作用,使其成为促进孩子学习的催化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