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的社会性

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的社会性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即人作为社会的一员以及集体活动中的个体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得的情感、性格、处理人际关系等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人的社会性是逐渐形成的,是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确认社会角色,以独特的个性与人交往,相互影响,逐渐适应社会环境,最终达到社会化。

5~6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孩子的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孩子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的社会性,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一定的交往技能,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自尊,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而且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相处顺利,也有利于在学习上取得进步,促进孩子个性的健康发展,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影响儿童社会性的因素很多,比如个人气质、同伴交往、师生互动、家庭教育方式、社会文化等,其中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性的影响非常深远。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生活场所,孩子最初的生活经验、行为习惯都是通过家庭教育获得的,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社会化的基本执行者。那么,妈妈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孩子进行引导,以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