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二:我是个笨孩子吗
很多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以后,在学习上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困难,学习成绩也很难提高。这时,他们不免会产生许多困惑,很多孩子会反复问自己或是他人:“我是不是个笨孩子,要不然成绩为什么一直不见提高呢?”不仅孩子经常这样说,很多家长有时也会这样评价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又没有及格?”“真不知道你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就是一个大笨蛋!”“你的脑子怎么那么不好使呢?”“别的孩子一点就通,你怎么讲多少遍还是不明白呢?”
其实,家长的这些言语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加重孩子的自我怀疑,让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智力有问题,结果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在学习上越来越没有信心,成绩也越来越差。随着小学高年级学习任务的加重,学习难度的增加,通常受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简单地将孩子成绩的高低归结于“智力不足”。
智商测验表明,智商极高(IQ在130分以上)和智商极低(IQ在70分以下)的人都是少数,智商中等或是接近中等(IQ在80~120分)的人占全部人数的80%。因此,大部分孩子在智力上并没有多大的区别,“笨孩子”也是极少数的存在。
有心理学家说,“笨孩子”其实是孩子的一种自卑心理。这种孩子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情绪总是处于消极的状态。尤其是在学习上,孩子的自卑感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有的孩子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不会听讲,抓不住学科的重点、难点,虽然课下耗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成绩进步却非常缓慢,甚至根本没有进步,结果产生自卑感;有的孩子把考试成绩看得过重,甚至视其为判断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本来成绩不错,但是如果遭遇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之后就会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甚至自暴自弃;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往往过高,甚至过于苛刻,达不到要求就对孩子百般嘲讽和惩罚,加上老师也会经常在课堂上批评孩子,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孩子本身性格比较孤僻,不善交际,和老师以及同学的关系都比较疏远,有了困难和问题也不会主动向老师寻求帮助,学习中自然会产生自卑心理。自卑感不仅不利于孩子和同学、老师的人际交往,更是孩子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妈妈应该积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为孩子的学习铺平道路。具体可以参考以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