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力:开发孩子的“经济头脑”

掌控力:开发孩子的“经济头脑”

巴菲特是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被称为“世界股神”。他在8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阅读股票方面的书籍,在11岁的时候购买了第一只股票,此后便正式开启了“股神”的投资传奇。这个天才投资家一直这样说:自己很遗憾没有再早一些从事投资理财。

大多数在商业上有所建树的人从小便开始理财,孩子的理财教育也是西方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西方的教育理论认为:3岁的孩子已经萌发了花钱的念头,他们头脑中已经对钱有了初步的理解,因此3岁的孩子就可以接受经济意识的教育了。不同年龄的孩子对钱的认识是不同的,3岁的孩子开始辨认钱币;4岁的孩子已经会使用金钱,懂得用钱来购买一些东西,比如自己喜欢的零食或是需要的文具等;到了5岁的时候,孩子对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知道钱是一种劳动报酬形式,可以用劳动换得钱币等,比如有的孩子非常乐于帮妈妈去便利店买东西,因为剩下的钱妈妈往往就会给孩子作为“跑腿费”。而七八岁的孩子,对商品的价格标签有了一定的认识,会充分考虑自己的购买力,八九岁的孩子开始懂得储蓄或是理财,能够为自己制订用钱计划。十一二岁的孩子对商品的价格和质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完全可以从众多商品中挑出物美价廉的商品,也懂得赚钱的不容易。到了十三四岁,孩子对钱的理解已经接近成年人了,很多出色的商人都是在十几岁时赚得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

相比国外的财商教育系统,中国很多家长往往只会给孩子零花钱,很少会教孩子如何支配金钱。稍有点儿远见的家长会给孩子开一个储蓄账户,把孩子的压岁钱、零花钱储存起来,防止孩子乱花。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不让孩子从小就明白什么是金钱,那么孩子又怎么能够真正理解金钱。如果孩子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做出取之无道、用之无方的事情,家长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5~6年级的孩子已经知道金钱可以换来很多东西,比如可以换来漂亮的衣服、新潮的电子产品,或是请同学吃饭等,这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是美妙无比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金钱教育,给予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对金钱形成错误的认识,养成铺张浪费、小偷小摸等恶习,甚至还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培养孩子理财的习惯,让孩子有一定的理财意识,是孩子日后走向社会获得生存能力以及财富的基础。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理财观念,他们才能更好地支配金钱、提升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让金钱支配自己的人生。

从现代家庭教育来看,培养孩子具有“经济头脑”不仅是一种生存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生活实践也证明,那些经济上能自立、不依赖父母的年轻人,无论是在学业上还是在事业上都能发展得很好。因此,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又可以增强孩子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能力。为此,妈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