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级,孩子的身体开始“赴约”青春期

5~6年级,孩子的身体开始“赴约”青春期

一位5年级老师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小彬是班上最高的男生,尤其是下半学期,他的身体长得非常快,第二性征已经出现。上课时,他经常不专心听讲,说话也变得粗俗起来,而且有时还会有意无意间触碰女同学的身体,导致很多女孩都对他感到厌烦,小彬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随后,我了解到小彬的家庭情况比较特殊,他从小就跟着6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小彬卧室中有些不健康的书籍和影碟,看来是爷爷奶奶没有对小彬进行正确的青春期教育所造成的。长此下去,小彬的身心健康也将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5~6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身体正经历着重大的“变化”:身高、体重不断增长,骨骼以及肌肉的力量迅速增强,在小学末段进入发育高峰期,性别特征出现较为明显的发展;脑重量迅速增加,到12岁即小学末段已经接近成年人大脑的重量,大脑皮层的发育也逐步完善起来。这些生理上的特点,是孩子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前奏,也是孩子开始从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征兆。

我国教育部新制定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曾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即一二年级的学生,要知道“我从哪里来”的有关知识;三四年级的学生要了解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并学会保护自己;五六年级的学生要知道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和个人卫生知识,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然而很多妈妈并没有意识到5~6年级的孩子已经悄悄进入青春期前期,更不知道这一阶段需要提前进行青春期教育,她们总是天真地认为孩子还小,青春期还很远。有的家长也许会担心在小学阶段就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是否过早,会不会使孩子产生好奇心,进而接触到对身心有害的信息。以上的观点和想法不仅会影响双方的亲子关系,也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带来伤害。

其实,青春期教育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传授生理知识,父母需要结合心理和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性激素的发育期,因此会更加客观、科学地接受青春期知识,尤其是性知识。对5~6年级的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主要是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性别产生认同,了解青春期发育的知识。由于受我国保守的性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妈妈在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方面有着明显的误区。虽然母亲会为女儿买胸衣、卫生巾等用品,但她们一般不会向女儿解释乳房发育以及月经问题;虽然她们会发现儿子出现了遗精现象,但是也不会向儿子解释何为遗精。家长的躲躲闪闪会造成孩子有意躲避青春期教育,如果家长认识到有必要进行青春期教育,却不知道怎么去做时,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