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确定脉诊的部位
2025年08月10日
一、准确确定脉诊的部位
关于脉诊的部位,古代文献记载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3种。
现代医家多采用“寸口诊法”,诊脉的部位就是切按两手腕后桡动脉搏动处,因该处去鱼际仅有一寸,故名寸口。寸口分寸、关、尺三部。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处为关部,关前为寸部,关后为尺部(图4-1)。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称六脉。寸、关、尺分候不同的脏腑;左寸候心、小肠,左关候肝、胆,左尺候肾、膀胱;右寸候肺、大肠,右关候脾、胃,右尺候肾、命门。然而,历代医家对寸、关、尺三部长度的见解并不一致。正如唐·杨玄操在《难经》注中所说:“寸关尺之位,诸家所撰,多不能同,故备而论之,以显其正。”皇甫士安脉诀曰:“以掌后三指为三部,一指之下为六分。三部凡一寸八分”;华佗脉诀则曰:“寸尺位各八分,关位三分,合一寸九分”;王叔和脉诀又曰:“三部之位,辄相距一寸,合为三寸。”唐·孙思邈认为:“凡人修短不同,其形各异,有尺寸分三关之法,从肘腕中横文至掌鱼际后文,却而十分之而入取九分,是为尺。从鱼际后文却还度十分之一,则是寸。寸十分之而入取九分之中,则寸口也,此处其骨自高。故云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从寸口入却行六分为关分,从关分又入行六分为尺分。”唐·杨玄操在注《难经》时以王叔和脉诀之说为正,王冰在注《黄帝内经素问》引用《三世脉法》一书时,也主张寸关尺各得1寸,“三世脉法,皆以三寸为寸关尺之分,故中外高下,气绪平均,则气口之脉而成寸也”。该说后世医家皆予赞同,“脉取三寸,三部各为一寸”。基本上成为医家之共识。
图4-1 脉诊寸、关、尺部分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