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肺痈

(四)肺痈

肺痈是指因热毒瘀结于肺内,以致肺叶生疮,血败肉腐,而形成脓肿,临床以发热、咳嗽、胸痛、咳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痈病类疾病。

该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肺脓肿。因感受外邪或痰热素盛、蒸灼肺脏,以致热壅血瘀、蕴酿成痈。在病理演变过程中,初期因风热之邪侵入卫表,内郁于肺,或内外合邪,肺卫同病,蓄热内蒸,热伤肺气,肺失清肃,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卫表证。成痈期为邪热壅肺,蒸液成痰,气分热毒浸淫及血,热伤血脉,血之凝滞,热壅血瘀,蕴酿成痈,表现为高热、畏寒、咳嗽、气急、胸痛等痰瘀热毒蕴肺的证候。溃疡期为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肺损络伤,脓肿溃破,排出大量腥臭脓痰或脓血痰。恢复期为脓肿内溃外泄之后,邪毒渐尽,病情趋向好转,但因肺体损伤,故可见邪去正虚,阴伤气耗的病理过程,继则正气渐复,痈疡渐致愈合;若溃后脓毒不尽,邪恋正虚,每致迁延反复,日久不愈,病势时轻时重,而转为慢性。其脉象可表现为浮数而滑、滑数、滑数或数实、细或细数无力等。肺痈的脉象辨析如下。

1.脉浮数而滑 多为初期风热犯肺所致。症见发热微恶寒,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脓性痰,痰量由少渐多,咳时尤甚;呼吸不利,口干鼻燥,舌苔薄黄或薄白。

2.脉滑数 多为成痈期痰热蕴肺所致。症见身热较甚,时时振寒,继则壮热不寒,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臭味,口干咽燥,舌质红、苔黄腻。

3.脉滑数或数实 多为溃脓期脓毒蕴积所致。症见咳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汤,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胸中烦满而痛,甚则气喘不能平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

4.脉细或细数无力 多为恢复期正虚邪恋所致。症见身热渐退,咳嗽减轻,咯吐脓血逐渐减少,臭味亦减,痰液转为清稀,精神逐渐振作,食欲转好,或见胸胁隐痛,气短,自汗盗汗,心烦,口干咽燥,面色不华,形瘦神疲,舌质红或淡红、苔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