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的最佳体位
2025年08月10日
(二)诊脉的最佳体位
诊脉体位是指诊脉时患者的体位和姿势。正确的体位可减少干扰因素和操作时的误差。
1.坐位时的姿势 一般患者采用坐位。患者坐在医生对面为正坐位(图4-2),坐在医生旁边为侧坐位。诊脉时患者自然伸展前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将手表、手镯等饰物摘去,将过紧的袖口打开,手腕下垫一脉枕,使腕部充分显露且固定不动,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使肢体完全放松。如正坐位时,患者可同时伸出双手臂,医生用右手切患者左寸口脉,以左手切患者寸口脉,仔细体察指下每一部位的脉象特点,同时比较左右两手的脉象情况;取侧坐位时,医生用接近患者一侧的手指切脉,但患者要注意调整体位,使手臂保持向前平举,使气血畅通,防止因肢体扭曲而影响脉气。
图4-2 正坐位诊脉示意图
图4-3 平卧位诊脉示意图
2.卧位时的姿势(图4-3) 当患者卧床休息或病情较重、体质虚弱时,医生可在床边切脉,患者应取平卧位,手臂自然伸展,离体约30°,仰掌或立掌均可。医生亦可用挽指法切脉。如为侧卧位,下面的手臂受压,或上臂扭曲,或上臂过高、过低等,与心脏不在同一个水平面时,都可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脉象失真。《医存》曰:“病者侧卧,则在下之臂被压,而脉不能行;若覆其手,则腕扭而脉行不利;若低其手,则血下注而脉滞;若举其手,则气上蹿而脉弛;若身覆,则气压而脉困;身若动,则气扰而脉忙。故病轻者,宜正坐,直腕、仰掌;病重者,宜正卧,直腕、仰掌,乃可诊脉。”